(中國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通州 101100)
引言:本文將IMD 國際競爭力理論作為主要依據,針對旅游業國際競爭力展開深入探析,針對其旅游業國際競爭力展開全面評價,重點對我們國家的旅游業所具有的國際競爭力予以深入分析,將旅游業發展現狀清晰呈現出來,以期使得國內旅游業所具有的國際競爭力有大幅提升。
從國家的角度來說,旅游業競爭力能夠將經濟環境、企業運營、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具有的競爭能力充分展現出來。在對旅游業具有的競爭力予以研究的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層面包括了企業、景區、城市、地區、國家等。在對旅游企業擁有的核心競爭力進行研究時,要對構成要素、影響因素等予以重點關注,通過數據包絡分析法來展開旅游競爭力的分析工作,將各類城市所處地位予以明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就可對相關地區具有的旅游競爭力展開定量評價,這樣就能夠對相關要素予以協調,進而使得區域具有的旅游競爭力大幅提升。在對影響國際旅游競爭力的相關機理展開研究時,可以采用比較靜態分析法。然而從國內旅游業競爭力研究的現狀來看,地區層面的研究已經展開了一段時間,然而國家層面的相關研究則很少,尤其是定量測評工作未能得到應有的關注,相關研究只是集中在特定時間段內的截面數據,研究所得結果是較為理想的,然而動態規律分析、區域市場研究則并未做到位。當前時期,全球經濟的發展逐漸趨向一體,而且交通更為便捷,這為國際旅游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旅游業國際競爭力分析所得的結果來看,我們國家的旅游業所具有的綜合競爭力有一定程度提高,這就為旅游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
在現階段,我們國家的旅游業呈現出較為穩健的發展態勢,其已經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國際旅游業中也占據了一席之地。對我們國家的旅游業進行分析可知,國內游、入境游、出境游均有明顯的提升。從國內旅游來看,整個市場的發展速度是非??斓?;從入境旅游來看,市場正在穩步回升中,我們國家目前已經在全球旅游接待國中排第四位,帶來的收入共有444 億美元,在全球各個國家中位于第五位;從出境旅游來看,從2012 年起,我們國家的公民出境旅游數量持續增加,而且旅游消費在世界各國中處于首位。2019 年全年的出境旅游人數共有1.35 億人次,消費金額達到2610 億美元,相較于上一年,增幅分別達到了6%、12%。國家旅游局在本世紀初期就明確指出要加強旅游行業建設工作,到2020 年要確保我們國家能夠成為旅游強國。在2009 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正式出臺,其中明確指出,到2020 年使得國內的旅游產業規模、質量能夠有大幅提升,并帶來更為理想的效益,確保我們國家能夠真正進入到旅游強國之列。在對世界旅游強國進行建設時,最為關鍵的是要保證旅游業能夠在全球市場中保持良好的競爭力。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要將旅游業發展具有的優勢與不足展開全面研究,要對國內旅游業具有的國際競爭力予以分析,通過研究所得結果,就可以對國內旅游業具有的競爭優勢有清晰的認知,并對自身的發展弱勢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完成好宏觀管理、微觀調控等工作。[2]
在最近十年中,我們國家的旅游競爭力在國際上的排名一直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2010 年位處全球第71 位,到了2014 年就提高到了第39 位,2020 年更是升至第15 位,和2010 年進行比較可知,位次提高的幅度是非常大的。對二級指標排名呈現出的變化來說,需要重點關注的指標包括了健康衛生、人力資源、基礎設施、旅游服務、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等。從人力資源與勞動力市場來看,在2010 年在全球各個國家中處于中等位置,處于第74位,而到了2020 年時,此項指標的位次則發生了明顯的改變,處于第25 位,位次提高幅度是十分明顯的。從航空、旅游服務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來看,在近幾年的發展速度也是非??斓模谌虻母偁幜ε琶幸灿忻黠@的提高,在2020 年,航空基礎設施處于第24 位,旅游基礎設施則位于第92 位,相較于2010 年均有大幅提升。之所以有這么明顯的提升,是因為我們國家對文化資源的重視程度提高了很多,非物質文化保護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在最近十年中,我們國家所擁有的文化資源更為豐富,此方面的競爭力也得到切實增強,文化資源競爭力在全球的排名中居于首位。有些指標的排名在這十年中并未出現變化,比方說商業環境、信息技術應用、港口建設等。另外還有一些指標的排名出現了下降的情況,旅游發展的安全性、優先性、價格競爭力以及環境可持續性就是如此。比方說,環境可持續性的位次降低是較大的,在2010 年的全球排名是88 位,到了2020 年降到了132 位。[3]
旅游競爭力的三級指標共有90項,從我們國家2020年的旅游競爭力來看,有61 項在全球的排名處于均值之前,29 項則在均值之后。對國內旅游業發展的現狀予以分析可知,有一些指標在全球的排名是靠前的,比方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量、小學教育入學率、HID 發生率在世界各國中處于首位。除此以外,自然資源、文化資源所具有的競爭力也是較強的,世界自然遺產的數量在全球的排名在第2 位,世界文化遺產則排在第5 位。另外來說,酒店價格指數、國際會議數量、國家品牌戰略之類的指標也是靠前的,均在30 位以內。當然,我們國家的旅游業發展也存在明顯的不足,國際開放程度并不是十分充分,這對旅游業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是較大的,比方說,外國訪問者簽證有嚴格的要求,這個指標在全球位于第129 位,雙邊航空服務協定也不夠開放,這個指標位于第110 位。除此以外,環境可持續性也成為制約我國旅游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障礙,尤其是PM2.5濃度這項指標位于全球末位,但是我國在環境保護法規制定、環境法規的執行,以及旅游業發展的可持續性等方面做得還不錯,位于全球中等水平。旅游者服務設施也有待進一步提升,包括汽車租賃公司數量、每百人擁有的酒店客房數的排名,分別位于全球第102 位和116 位。[4]
中國旅游業國際競爭力較強,但與世界旅游業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因此,尚需在諸多方面作長期不懈地努力。要充分發揮我國旅游資源優勢,并把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旅游產品優勢。積極開拓海外旅游市場,將海外旅游市場優勢轉化為入境旅游接待優勢。再進一步轉化為旅游創匯優勢,使我國不僅成為世界旅游第一接待大國,而且成為世界旅游第一創匯大國。致力于改善我國社會經濟條件和環境條件,盡快使我國旅游業國際競爭力的弱勢--社會經濟條件和環境條件轉化為優勢,從而全面提升我國旅游業國際競爭力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