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縣農業機械管理總站,吉林 白城 137200)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完善、科學且系統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方案,能夠讓農業現代化進程有條不紊地推進。但在借助農業機械化,推進農業產業化園區建設的過程中,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細節和措施。
農業化產業園區必然需要確立一項或數項主導產業,但無論是畜牧業還是果樹種植業,無論是生產加工工藝還是普通的灌溉施肥技術,都與機械化的實現關聯甚深。
科學技術是農業產業化的動力基礎所在,換言之沒有機械化也就無所謂農業的產業化,而這無法分離。正因為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所滲透,所以一旦脫離機械化農業發展就會嚴重受限,所謂的農業產業化園區,最終也無法實現。
結合現狀來看,如今農業機械化發展建設所面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層面:
近年來,隨著各方面對農業生產的不斷重視,隨著各級別、各部門應用不同形式對農業生產宣傳推廣的徐徐開展,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宣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只是深度還遠遠達不到要求。很多時候,所謂的宣傳推廣不過停留在文字層面,相關單位、工作人員所謂的宣傳推廣只不過是出于硬性完成工作任務的需要,沒有從根本上考慮到推廣的效果、落地率、到達率,也沒有考慮到推廣方法的契合性。
在進行具體宣傳推廣的過程中,很多負責推廣的機構本身都屬于公益性的組織,推廣過程本身并沒有任何的成本投入,因此效果也會被大打折扣。另外推廣隊伍結構單一、不合理,成員的年齡較大,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推廣效果,再加上其本身對于農業機械化方面的了解也不夠多,所以縱然有推廣、也難以取得理想的推廣效果。
農業機械化管理對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與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了農業機械化的使用標準及應用模式。比如一些應用比較頻繁的設備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及法律條例,就會導致相關業務辦理過程中,引發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出發安全漏洞,就無法保證使用人的人身安全,促使事故頻發,如此對于農業機械化的推廣顯然是不利的。
盡管目前很多小型的農業機械化設備因為高質量和高效率廣受歡迎,但也因為其所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發生事故的次數也在不斷增多,這對于農業生產者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隱患。
基于之前所提及的內容,建設農業產業化園區,可以朝著這樣幾個渠道來推進:
科學合理地推廣農業機械化必然需要充分的資金支持,如此才能在技術應用方面收獲理想的效果。比如可以向國家提出援助,領取一定的補貼和政策扶持資金,這樣可以讓地方的農業機械設備更加齊備、相關技術服務支持也更加完善。
而隨著政府在資金方面投入的不斷增加,農業機械化所應用的設備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而且推廣宣傳方面不斷深入人心,農業產業結構相應的也有所調整和改善,對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當下很多高等院校在理論知識研究方面有著較為充分的研究,但對于農業機械化發展及轉型卻沒有太多的實踐。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相關單位可以盡可能多的聯系周邊的農林類院校,廣泛邀請技術型人才對當地農業機械化發展和技術的應用提出建設性意見,讓理論和實踐得以充分結合。
當前身處一線的農業機械化推廣人員的數量并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農業機械化推廣的后期管理,因此必須增加一線推廣工作人員的數量,必要時可以適當調整和改變當地農機單位管理人員的崗位,保障推廣所需的人力支持。
在具體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很多的技術人員,這些人員要確保實際推廣工作的落地,也讓農業化產業園區的建設獲得必要的軟性支持。
在進行宣傳推廣的過程中,需要將農業機械化的實踐目的,以及其所能為廣大農戶帶來的實際利益當作重要的出發點,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廣大農民從自身的需要出發,助力農業機械化的實現,另外,還必須明確農業機械設備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所應注意的事項。
實踐證明,要想推進農業機械化建設,就必須生成一條具有針對性的發展建設之路,而通過對重點項目的開發、對農業產業園區的規劃,能夠從整體上對地方農業發展做出調控。而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農村地區需要將發展生態農業、打造優質農業產業化園區當作發展的重心和主題,如此能夠充分地將地區性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進行整合,實現可持續發展。
首先,必須在抵御自然災害和風險方面下工夫,要加強有關機械化旱地作業、機械化節水農業的能力,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確保增收的能力與價值。相關人員要不斷在不同的地區尋找相應的機械化技術及推廣措施,適當改革耕地制度,向科學技術要產量、要效益;
其次,做好機械施肥、深度耕種,在傳統使用技術的使用方面,增加機械化比重,降低成本、提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