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灤平縣中興路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河北 灤平 068250)
研究對象為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消化內科收人治療的6S 例消化內科患者,依據護理方式劃分為干預組(優質護理,33 例)和對照組(常規護理,33 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齡在18?65 歲,平均(32_8±5.7)歲;人院時間在3d?31d,平均(13.5 士7.3)山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3 例、上消化道出血5 例、肝硬化6 例、消化性潰瘍19 例。干預組中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齡在18?65 歲,平均(31.7 土4.6)歲;人院時間在3d?28d,平均(12.7_±6.2)d;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2 例、上消化道出血6 例、肝硬化4 例、消化性潰瘍21 例,兩組患者在上述資料上P >0.05,無顯著性差異,高度可比。
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①常規例行心理護理;②常規病房巡視,觀察病情變化;③檢測疾病相關指標,如心電圖,胸片,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等。
2.干預組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將患者的一切資料均用一個信封裝好,信封上面打印關于患者病癥的相關優質護理服務內容。①心理護理:為患者創建安靜、舒適、整潔的病房環境,交談時注意語言的輕細。護理過程中對患者多進行關心和鼓勵,做好心理干預,讓患者信任和理解護理人員,增加患者熟悉度,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認真詳細講解,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所了解,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充分調動患者對治療的積極主動性,有助于治療依從性的提高。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況制定不同的心理護理方案,細致人微;穩定患者的情緒,讓其保持開朗的心情,有利于病情的恢復。②飲食護理:糾正患者不良飲食習慣,根據患者病情完成流質?半流質?普通食物的過渡。幫助患者養成在均衡營養的基礎上,主要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的習慣;避免食用對消化系統有刺激作用的食物,如:生冷、難消化、辛辣等會加重患者消化系統負擔及病情的食物。同時指導患者注意鉀、鈣、蛋白質的補充。③健康教育:詳細、耐心地告知患者疾病的形成、發生、轉歸及相關注意事項,讓其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了解相關癥狀及并發癥。同時必須讓患者知道治療和護理對疾病預后的重要性,在治療及出院后都能保持良好的依從性,按醫囑服用、存辱藥物。
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將臨床療效分為四個等級進行評定,分別為治愈、顯效、有效以及無效;總有效率為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之和。同時觀察并統計兩組的焦慮(SAS 評分)、抑郁(SDS 評分)、住院時間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
本次兩組研究所得數據由專業記錄員交叉記錄,同一樣本,進行三次重復性檢測(無離群檢驗),數據錄人EXCELC10 版本)進行校正分析,導出數據采用spssl3.0 進行數據的統計學檢驗,檢驗水準為a=0.05,檢驗分析時計量錄人方式為”x±s”,以t 進行檢驗;計數錄人方式為頻數,以X2 進行檢驗;檢驗標準為統計學具有顯著差異。
兩組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分析干預組臨床治療總有效30 例,對護理滿意33 例;對照組治療總有效24 例,對護理滿意27 例,組間比較統計學差異明顯(P <0.05)。
消化內科是臨床三級學科,主要研究消化系統器官(食管、肝、大小腸、膽、胰腺等)相關疾病,復雜繁多的疾病類型涉及到廣泛的醫學知識,從而的對醫護人員專業技能的掌握要求更高。特別是在近幾年,患者對治療要求的不斷增加,對護理質量以及護理態度的需求不斷上升,若護士未能采用專業、熟練的護理基礎知識及技術完成工作,極易導致失誤的發生,最終引發糾紛。優質護理即是圍繞患者展開,以滿足患者對護理的要求為原則展開臨床工作,其在消化內科的護理應用中具有顯著效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優質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可保證臨床療效,提高護理滿意度,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同時可輔助縮短治療時間,間接降低住院花費,節約醫療資源。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心理干預,可逐個擊破緩解不良情緒;加健康教育,讓患者對自身病情充分了解,有利于健康知識的普及和穩定患者心緒;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對患者飲食進行干預,根據病情采用質和量的飲食干預,對患者進食的食物嚴格限定,制定符合疾病特點的飲食,真正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宗旨,對護理工作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的應用中具有較髙的臨床價值,可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