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保山 678000)
當前,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19年底,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4億人,占總人口的17.1%。然而人口預期健康壽命并未與人口預期壽命同步提高,導致老年人的護理需求增加。養老護理員的社會地位還未被普遍重視,養老護理員的供求極不平衡,社會亟需養老護理員的服務。通過對國內外文獻進行梳理,總結養老護理員現狀,分析養老護理員不足的原因。
養老護理員不僅在“量”方面嚴重缺乏,而且在“質”方面更是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的護理需求。養老護理員的主要來源是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年齡較大,主要是女性。因此,養老護理員一般存在以下問題。
1.相對于其他雇傭人員,養老護理員更可能具有較低的學歷。中國養老護理員的文化水平不高,學習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足,對專業技術和服務的學習缺乏興趣與熱情。
2.養老護理員的年齡比例失調,年齡較大,導致整個職業缺少活力與創造力。年齡偏大導致護理人員的健康狀況不佳,這會嚴重影響護理服務的質量。
3.養老護理員的性別比例失調。護理員的來源存在性別方面的差異,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可能成為護理人員并提供更多的服務。
當前養老護理員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工資待遇低且工作勞累辛苦,福利待遇差,收入和付出嚴重不成比例,矛盾突出。養老護理員的社會認可度低,社會地位低,榮譽感弱。
養老院的護理工作是繁重且富有挑戰性的。但是多項研究表明,護理人員對工作感到滿意。例如,瑞典和澳大利亞的SHEBAO LUNTAN養老護理人員對與癡呆老人的日常工作感到滿意和有趣【4】。當養老護理人員能把自己的價值觀應用于護理工作中,他們會因此感到滿意,此時他們的護理服務工作與自己的職業需求相符。
中國1998年后增設老年護理學課程,但沒有一所學校專設老年護理專業,老年護理教育發展滯后,專業人才缺乏。因此,有人提出,以校企合作方式培養專業的護理人員,培訓實行雙證制度。而具體到對護工教育與培訓的具體內容,學者們也有不同側重點,例如有研究認為高校及職業技術學校應注重護理人員尊老愛老敬老的道德教育和情感培育,加強對護理人員心理健康教育和溝通技巧等知識培訓。
養老護理員的工作風險高、壓力大和收入低,因此具有逆向淘汰的趨勢,很難吸引或留住高素質、專業化管理人才。家庭成員和單個的“保姆”已經無法提供充分的護理服務。以社區為依托,社會對養老護理員進行統一培訓管理,為需要的老人提供護理服務,實現護理服務社會化。養老和護理兩大系統獨立運行,老年人可能享受養老待遇,卻無法獲得滿意的護理服務。應打破條塊分割的養老體制,養老和護理系統協同參與合作,養老護理保障與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并軌”,實現“養護一體”,真正實現“老有所養”。
提高護理質量的前提是衡量護理質量,但是如何準確衡量護理質量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為老年人提供長期護理服務的機構很難吸引高質量的護理人員,這直接導致護理服務質量的下降。提高護理質量的以下途徑:對護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對護理人員的研究者的培訓,建立人道主義護理結構。近年來興起提供“個性化”護理過程,如果這種護理方式被采用,老人的生活質量將大大改善。
總結:養老護理員整體現狀的提升不僅影響到養老問題的解決,更能中國養老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經濟收入和個人發展等問題。希望借助政府、社會輿論、媒體等的理解與支持,能夠從根源上大力提高養老護理員在社會中的地位,整體上提高養老護理員這支隊伍,促進我國養老事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