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鄭州 451191)
太極拳在我國一直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因此也深受廣大民眾的熱愛,特別是太極拳所蘊含的醫療保健作用使其成為了國內外普及程度最高的體育健身類活動。并且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發展,近些年來不少普通高職院校都開展了太極拳教學體系,在發展中既弘揚了我國傳統的歷史文化,也傳承了我國古老的運動精神。而太極拳是一項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運動,中老年人對其的熱愛程度比較高,但青少年并不是特別喜歡,這也就給高職院校開展太極拳活動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為此因積極從太極拳現階段出現的問題進行出發,合理研究出相關對策,為我國的太極拳發展建立良好的基礎。
首先可以合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太極拳作為我國傳統的運動體系,包含了我國陰陽、太極等文化,講究的是天地合一,道生陰陽[1]。為此在進行拳體的練習過程中,通常要求學生不急不躁,剛柔并進,而在對練的時候也講究舍己從人、四兩撥千斤,為此可以將人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聯系在一起,使學生達到一個物我相忘的境地。并且太極拳舒緩、柔軟、流暢的動作,也可以讓學生感覺到了放松,有利于解決學生內心世界的不利情緒。
其次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太極拳一直都是以中醫脈絡經血為基礎,在練習的同時,要求練習者利用拳路、調息等方法緩解身體上的壓力,進而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同時運用動作的流暢性也可以使氣血疏通,舒緩大腦壓力,保證腦部供血量充足的作用,使練習人能夠在練習的同時放松身心,緩解壓力,提升腦部及身體的作用性。
隨著太極拳的不斷普及,我國部分高職院校都進行了太極拳的教學部署,然而經過調查可以得知,在目前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2]。
首先是整個教學環境的不完善。就目前而言,很多高職院校的太極拳場地部署的不夠完善,教師團隊的建立也不夠完整,雖然太極拳屬于新型的課程,但是學校對其的不重視也會導致太極拳教學系統的錯誤性。
其次是太極拳教師的技能存在問題。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太極拳教師都是由體育教師組合而成的,因此在技能方面必然會存在很大的問題,教師動作的不規范及不正確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太極拳教學工作的有利進行。因此應合理加強太極拳教師團隊的部署。
1.合理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構建學生主動性
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青年向成年過渡的重要時期,因此也是身體與心理素質養成的重要時期,合理在這個期間進行技術動作的培養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精神素養[3]。然而這個階段的學生也有著活潑好動的問題,大多喜歡比較激烈或是運動量較大的運動,節奏快、動作酷是他們比較喜愛的重點,因此對于太極拳的學習上心度存在明顯不足,興趣也嚴重缺乏。為此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有效總結出太極拳的技術要點,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學生能夠有一個正確的學習目的,提升他們對于太極拳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意識,為學習太極拳及其他科目打下良好的基礎。
2.利用多樣式的動作示范,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太極拳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緩慢、平穩、舒心。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這些特點,采用正規的示范方式幫助學生構建出正確的動作形態,并且搭配風趣幽默的講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動作的示范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到優雅,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意識,幫助學生直觀的了解到動作的表象、順序、重難點及易錯點,面對學生不會做的動作,也要合理引導學生研究探索,培養他們主動學習、認真學習的好習慣[4]。
3.利用簡潔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
太極拳的動作比較復雜且多變,因此對于學生而言掌握起來比較困難,為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對這些動作進行合理分解,利用簡明扼要的講解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動作中的要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太極拳的理解。比如在進行太極拳“左野馬分鬃”的學習時,上體需微向右轉,右胳臂環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狀,左腳收到右腳內側;而后上體左轉,左腳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腳跟先輕輕的著地,重心向前移動到左腳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兩手隨腰轉自然分開,左手與眼同高,右手按在右胯邊。左右共同開啟,語言簡單易懂,有效地向學生傳達了“敵退我進、敵進我退”的要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動作基礎,提升學生對于太極拳知識的興趣。
4.提升學生對于太極拳動作的審美能力
學生對一件事物的審美水平是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基礎。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先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識,幫助學生理解太極拳的動作原理,讓學生感受美、理解美、發現美,提升學生自身的審美價值[5]。并且在進行動作的見解過程中,教師也要合理講解太極拳中特有的美學意義,將太極拳的魅力展現出來,繼而幫助學生深入的了解太極拳的豐富內涵。最后組織學生多進行比賽或是紀錄片的觀看,讓他們充分融入進去,在欣賞比賽的過程中,加強對太極拳的體驗。
5.教學過程中,加強音樂元素的渲染
任何運動在搭配合理的音樂后會呈現出一種完美的藝術性,使表演人能夠合理突出自身的情感與情緒變化,這也正是太極拳教學的基礎。為此可以在太極拳的教學過程中,利用音樂的節奏性展現出動作的流暢度,并在音樂渲染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提升對于太極拳的練習興趣,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意義。
1.積極重視起太極拳的基本功練習與教學
太極拳一直以來都是一門內外兼修的運動,因此在進行教學之前,一定要強化學生的基本功練習,并在基本功的基礎上,強調動作的正確性,不然就非常容易出現步子不穩、身體不正、動作不到位或是過于僵硬的問題[6]。而太極拳的基本功法有很多,其中以站樁最為基礎,通過開合站樁、升降站樁、虛實站樁等進行練習,不但可以提升太極拳的基本素質,也能為學生學習良好的太極拳技術建立基礎。
2.在基本動作的基礎上進行矯正工作
在學生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教師應適時對學生進行矯正,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太極拳動作,并且也要對他們的動作進行充分糾正,利用語言啟發學生,教會學生如何合理地將動作連接在一起,每一招每一式都要清楚的呈現在學生面前。
3.采用基礎到套路的教學方式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對于一些基礎的動作掌握的很到位,但是一旦運用到一起就很容易出現錯誤。為此教師可以在教學的同時,運用套路的模式,強化學生對于太極拳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在動作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內容豐富,既簡單又復雜的動作進行練習,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練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提高整個太極拳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科學進行考核,促進學生努力練習
首先應積極針對學生的動作進行考核。太極拳的整體動作比較復雜,因此如果不依靠正確的順序進行記憶就很容易出現練習的錯誤性,在進行考核時一定要對學生的動作順序進行相對應的考察,促進學生掌握到正確的太極拳拳路,為更好的掌握太極拳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是要對太極拳的動作規范進行考核。太極拳的運動中包含了很多動作、手腳形態、步法、腿法及身法等,每一個動作都要做到規范,因此需要認真的理解每一個動作的規范,合理研究并觀察到動作的細節,從而充分做到動作的規范化,為提升太極拳的教學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礎。
最后是對動作意識的考核。太極拳的路數雖然很簡單,但是整個動作流程看起來非常飄逸瀟灑,整體呈現出一種行云流水其實。在進行考核的過程中,要強化學生動作的意識,掌握到學生對整個動作的思維理念,合理凸顯出太極拳的運動魅力。
綜上所述,在普通高職院校中進行太極拳教學活動的部署,不但可以加強學生的運動熱情,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運動主動性及積極性,在有效增強學生身心素質的同時,也能陶冶學生的情操。為此如果想要合理促進太極拳教學在普通高職院校中的發展,相關負責人及教師就要加大活動空間,合理探究出太極拳教學策略,最大程度的發揮出太極拳教學的作用,使學生充分了解到太極拳所蘊含的精神,為其之后的發展與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