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縣浩宇日用陶瓷有限公司,福建 德化 362500)
陶瓷雕塑不僅是一種手工陶瓷藝術,還能能夠展現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社會精神的載體,與我國民俗文化發展有著緊密聯系。陶瓷雕塑最早出現在秦朝,然后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創作手法和造型,能夠展現出當時的生活面貌及藝術發展情況,是我國重要的藝術表現。
我國陶瓷雕塑有著悠久的歷史,自秦朝到現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剛開始,進行陶瓷雕塑創作時很多創作者都會融入自身的宗教信仰,因此,陶瓷雕塑包含著著濃厚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在早期,陶瓷雕塑主要用于建筑裝飾方面和手工藝品,建筑裝飾最常見的就是古代墓穴的陪葬品,而手工藝品的常見形式就是人偶。隨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人們開始發現陶瓷雕塑的藝術性,對于藝術美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陶瓷雕塑成為藝術性的承載品。到了當代,陶瓷雕塑已經成為審美取向和審美能力的代表,是現代人對美和自由追求的表現。不同類型的陶瓷雕塑創作有著不同的創作手法和技藝[1]。舉個例子,大型的陶瓷雕塑會更講究空間美,而且需要根據實際環境進行設計和制作,常見的有寺廟中的宗教形象;小型陶瓷雕塑更注重靈活、鮮明的特點,創作者可以大膽發揮想象,為陶瓷雕塑作品注入更多元素,使其更具藝術感。
陶瓷雕塑的藝術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分別是空間藝術美和線條美[2]。其中,空間美又可以分為外在空間美和內在空間美,它們都能夠表達出不同的意韻。具體來說,陶瓷雕塑的外在空間藝術美指的是作品的外在表現形式,當它處于特定環境下時會因為造型與光線的融合引發一種空間藝術感覺;內在空間藝術美指的是通過創造者的雕刻技藝和創作手法給作品帶來的自身美,如作品的色澤、釉質、手法等,能夠通過體型讓觀賞者感受到陶瓷雕塑的設計美;線條美指的是陶瓷雕塑的外形,在陶瓷創作中,線條一直是其最重要的一環,能夠通過抽象的線條展現出作品形態的流動性,極具中國傳統東方文化色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代的唐三彩,為作品增添生命力。
對于陶瓷雕塑來說,要想創作出一部完整的作品,就必須樹立清晰的形體,然后通過形體的造型來表達各種文化和情感。可以說造型是陶瓷雕塑創作的基礎。創作者能夠通過造型的創作來賦予陶瓷作品生動、形象的神韻,使得藝術美感能夠展現出來。在進行造型創作時,需要兼顧形態各項要素,使得點、線、面、色彩等都能和諧相處,并能呈現獨特的視覺美和感官美[3]。陶瓷雕塑是通過陶瓷材料和制作工藝來制作雕塑形象,制作材料與其他雕塑區別較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審美效果,不同的陶瓷質地會呈現出不同的雕塑造型,細微的差異就能給陶瓷雕塑作品賦予更多獨特美感。需要注意的是,在重視陶瓷雕塑形象時還需要重視制作工藝和技術,這樣才能將陶瓷雕塑的藝術美完整的呈現出來。
陶瓷雕塑除了造型美外,還能體現各個時代的文化美,怎樣賦予作品文化美是創作者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通常需要通過創作者的深入研究才能將自身的文化內涵賦予作品。因此,創作者本身的經歷、文化底蘊也會影響到陶瓷雕塑的文化美感。意境之美是陶瓷雕塑藝術美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虛實共存、情景交融的方式來展現出不同的藝術美,同時也留有足夠的空白讓觀賞者盡情想象,就能在不同觀賞者眼中呈現出不同的意境。正如人們常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通過虛實結合的創作手藝能夠給陶瓷雕塑增添神秘韻味,人們可以通過觀賞陶瓷雕塑作品來感受不一樣的意境。意境之美是一種包容萬象的境界,能夠將作品的藝術美不斷延伸,讓人們感受到更多美感和境界,從而能夠將不同時期的文化傳承下來。
人們常說藝術源于生活,陶瓷雕塑藝術也不例外。從一開始,陶瓷雕塑就是用于建筑裝飾,是生活中產生的物品。因此,創造者在創作作品時不能脫離生活,需要以現實生活為依托,這樣才能將生活之美呈現出來。另一方面,通過生活經歷進行取材,能夠從中吸取豐富、生動的素材,然后賦予陶瓷雕塑作品更加深刻、真實的藝術美感。這樣設計出來的藝術形象才更加符合人類的審美,更能引起觀賞者的內心共鳴,在追求形似的同時,創作者還需要追求神似,并將自身的情感投入其中,才能增強作品的生命力,讓觀賞者了解到陶瓷雕塑作品的藝術美。另一方面,不同時代的陶瓷雕塑能夠反映出當時的文人意趣,通過這些文人意趣也能側面了解當時社會景象。例如,在進行人物雕塑創作時,需要通過展示人物造型特征等方面展現人物的內心情感,才能讓作品逼真、形象、富有生命力,才具有傳承和觀賞的價值。
綜上所述,陶瓷雕塑創作的藝術之美需要通過內外空間形象及線條來呈現,創作者需要把握好三者的聯系,這樣才能創作出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同時,創作者在進行陶瓷雕塑創作時需要以現實生活為依托,再注入文化、造型、意韻等元素,從而制作出極具藝術魅力的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