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媚
(平頂山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以后,人們開始把目光更多的轉向到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這也就使得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教育問題成為了人們普遍關注的對象。幼兒教育作為孩子成長道路上所受到的第一階段的教育,對于孩子今后的成長發育,以及思想認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能否幫助孩子正確的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直接關乎到孩子的整體人生走向。這也就在客觀上造成了人們和社會對于幼兒教師的重視和高要求。尤其是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普及,智能手機走進人們的生活,并由此滋生出了許許多多的幼兒問題,教師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作用越發受到關注。并且,隨著我國人口政策的發展,在當前全面二胎政策開放的前提下,我國新生人口將迎來另一個小高峰。由此進一步增加了人們對幼兒教師的重視程度,也提高了社會對于幼兒教師的要求。因此,在當前的大背景下,探討幼兒教師成長因素以及應對策略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內在因素更加強調幼兒教師的自身因素,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和所受教育都影響著其專業技能的發揮,幼兒教師同樣如此。本文總結出以下幾點影響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在因素,為下文進一步提出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改良策略奠定理論基礎。
幼兒教師的職業觀通俗的講就是幼兒教師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如何認識自己從事的職業,這點直接關乎到教師每日面對學生時的心態和教學態度[2]。如果一個幼兒教師把它當做一份神圣的事業,看到自身身上所肩負的對祖國未來的棟梁的培育責任,那么教師必定會對工作勤勤懇懇,務實敬業。同樣,如果一個新手幼兒教師僅僅是把幼兒教育看做是一種職業,看作是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那么便很難發揮幼兒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達到工作水平和質量上的提升。幼兒教師的職業觀本質上講就是幼兒教師對工作的態度和心態。人的一切行為都是以思想為指導的,幼兒教師的職業觀雖然是心態上的問題,但影響的卻是幼兒教師的實際工作態度和質量,對于幼兒教師的成長來說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由于幼兒教師自身工作的特殊性,許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從學校畢業后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很容易出現一時間難以適應工作的情況,甚至會因此滋生出倦怠情緒,這些都是不利于幼兒教師成長的。因為工作需要,幼兒教師每天不得不同時與孩子和家長打交道,大量的工作內容很容易使幼兒教師感到工作的勞累。再加上幼兒的心理還處在發展過程中,就會出現一些調皮搗蛋的行為,以及家長愛子心切會對幼兒教師有不夠理解的地方,進而對幼兒教師的工作產生較重的心理負擔。新入職的幼兒教師剛從學校畢業,缺乏社會實踐能力,許多學到的理論知識還都只是紙上談兵,缺乏實踐檢驗的機會。而新手幼兒教師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實際經驗,新手幼兒教師成長的實際過程,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不斷將理論同實際相結合,并反作用于自身的一個過程?,F實中的情況必然會與課本上所教授的內容有所出入,而這些不同就會導致幼兒教師在新入職后會產生一定的心理上的落差,從而會產生一些負面消極情緒,進而影響新手教師的成長。
前文提到,因為工作的原因,幼兒教師不得不時時刻刻都要面臨著與人打交道的情況,尤其是與學生家長打交道的情況。首先,作為教師,幼兒教師最直接面對的就是學生。而因為低齡的原因,這些學生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實際的工作情況中,幼兒教師除了要擔任一個教師的職責之外,還擔任著一個生活保姆的角色,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負責,還要對學生在園的生活情況負責,進一步增加了幼兒教師工作的挑戰性。同時,因為我國長期以來計劃生育政策以及當前社會撫養孩子經濟成本問題的影響,大多數家庭仍然會選擇只生一個孩子,并且將全部的精力和期望都投放到這個孩子身上,這在無意中就會造成對這個孩子的過度關注,甚至于對于幼兒園老師一些行為的不解和誤解。這就需要幼兒教師能夠及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充分把握好幼兒教育與家長之間的平衡,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幼兒教師的科研熱衷度與前文提到的幼兒教師對自身職業的認知有關。有的幼兒教師僅是將其看作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缺乏職業激情,因此也就更談不上科研熱衷度。而現實情況卻是,任何行業和領域都需要不斷地對其深入研究和剖析,才能夠進一步促進該行業和領域的發展,幼兒教師行業同樣不例外。只有不斷地從實際工作中汲取經驗反思,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工作成果的提升,而這本身又是科研精神的體現。幼兒教師的科研熱衷度直接關乎到幼兒教師工作能力提升的快慢。一個對工作積極認真,熱衷于科研的教師必定會積極工作,從自身工作中尋找問題,探討改良路徑。同樣,對待工作消極怠慢,缺乏科研熱情的教師,難從工作中獲得樂趣,更加談不上積極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因此,幼兒教師的科研熱衷度直接關系到幼兒教師的成長。
任何職業的工作質量都離不開從業者自身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習慣,幼兒教師行業更是如此,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十分影響學生或家長對教師的喜愛程度。而教師自身人格魅力的形成,追根溯源,又與幼兒教師自身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習慣有關。由于人的生活經歷和教育經歷不同,自然會形成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但由于教師需要面對的是廣大的學生群體。因此,教師必須要通過學習來不斷改進自身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更加適應自己,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前文主要是從幼兒教師的自身層面出發,尋找影響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在因素,以下重點從幼兒教師成長環境入手,尋找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外在因素,進而為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支持。
如同剛到幼兒園的幼兒一樣,剛參加工作的幼兒教師同樣需要有一個適應幼兒園工作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進展的順利與否,快慢與否,都與幼兒園的園內氛圍有關。一個充滿著溫馨氛圍,教師之間團結有愛的幼兒園氛圍很容易影響一個幼兒教師,使其很快的可以融入到整個幼兒園教職工隊伍。相反的,在一個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幼兒園教職工隊伍中,幼兒教師很難適應并融入進去。并且,幼兒園內的工作氛圍也影響著幼兒教師工作水平的發揮和提升。只有在一個輕松愉快的工作環境中,幼兒教師才愿意更加積極主動的去進行工作,才能更好地發揮一名幼兒教師的職能。
幼兒園教職工隊伍是一個整體,每一名新入職的幼兒教師都不可避免的要參加到這個大家庭中。而如何更好地適應整個教學團隊的工作節奏,使自身的工作與整體幼兒園進度達成一個整體,更好的促進自身在團隊中的發揮,更好的適應團隊都是幼兒教師需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在人的團隊工作中,驗證效應同樣存在,一個高效的教學團隊不僅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學業務能力,還可以進一步節省團隊成員的精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我國幼兒園事業發展的地區之間的不平衡不充分,許多幼兒園內的教學隊伍建設存在著很大問題,因此,也就造成了新入職的幼兒教師適應團隊的問題。而能否順利的融入新的教學團隊,并為這個團隊貢獻出自己的能力,直接關乎到幼兒教師的心態,關乎到幼兒教師的成長。
前文在分析幼兒教師成長路程中內在因素時已經提到了家長因素對于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影響。因為幼兒教師本身的職業特性,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打交道的情況,由于剛從學校出來,缺乏實際社會生活和交際經驗,很多教師容易在一時間難以適應這種高頻度的與幼兒家長之間的交流,從而造成教師成長歷程的阻礙。
以上從內在和外在兩點出發,分別從教師自身和周圍環境兩點切入探討,總結出了影響幼兒教師成長的具體因素。以下針對上述內容提出提高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具體實施路徑,為進一步促進我國幼兒教師的發展奠定理論基礎。
要想更好地促進幼兒教師完成入職后的適應階段,成為一名富有經驗的幼兒教師,那么一定要做到把握時機,積極主動的承擔任務和參加各項教學活動,只有在歷練中不斷的提升自己,才能夠更好的達到自身工作水平的提升。只有在各種挑戰中不斷挑戰自己,才能夠更好地適應自己的工作環境,更加主動的控制自己的工作。入職后的不適應是幼兒教師成長過程中會首先遇到的攔路虎,能否平穩順利的度過這段適應期,將會直接關乎到幼兒教師之后的成長歷程和成長心態。因此,幼兒教師一定要積極的去面對各種困難,面對挑戰,積極勇敢的迎向前去,在挫折和困難中歷練自己,由此才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是長期的一個過程,幼兒園需要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動力支持系統。首先幼兒園應該為幼兒教師提供專門的學習機會,可以組織專題講座,由業務園長、骨干教師積極為老師們進行深入的講座。還可以邀請其他行業的人員前來演講,比如婦保所醫生、學前教育專家、公安消防人員等,以提升教師對多方面的了解,提升幼師的綜合素質。此外,幼師還要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校園要鼓勵教師有空就進行自學、閱讀,并撰寫學習筆記、論文、案例等。
幼師通過專家指導,能夠逐漸提升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校應該重視幼師的社會價值,進而幫助幼師建立學習思維,不斷提升自我能力和水平。另外,業務研討交流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利用教研組活動,組織教師討論,能夠及時解決教師的各種問題,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育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影響幼兒教師成長的因素多種多樣,幼兒教師不僅需要克服自身因素所帶來的影響,還需要積極的適應環境,通過對自身能力的提升來適應各種復雜的教學環境,達到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