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高級中學,新疆 五家渠 831300)
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是隨著社會時代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對學生各方面發展具有顯著性的促進作用。思維導圖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對課本的內容進行研究和分析,并構建出一個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知識框架,在教學過程中以圖形或表格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從而降低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教學質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更具吸引力,學生通過思維導圖能夠更加直觀地感知知識內容,了解并掌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邏輯和聯系,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學生通過自己構建思維導圖還能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因此,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能夠促進教與學更好地進行,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高中地理教學中普遍面臨學生地理基礎相對薄弱的問題,從而導致學生地理知識掌握不牢靠,面對地理問題難以入手,對教師教學工作深入性展開非常不利。與此同時高中生學習兩極分化非常嚴重,成績優異的學生能夠積極配合老師,但是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由于自身素養上的不足,加之專業知識的缺乏,不愿配合教師,新的內容掌握不了,進入惡性循環,最終產生放棄念頭,導致教師在開展工作時沒有辦法做到有序性。所以面臨此種現象教學方式的創新尤為重要,而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提升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高中地理知識多而雜,但知識之間以及各章節之間聯系緊密,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歸納細化知識點,構建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從全局理解相關知識,強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比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整章內容以水為中心,構建思維導圖時可以從水體為主題,地球水體包括海洋水、陸地水和少量的大氣水,所以構建思維導圖時從陸地水和海洋水入手,陸地水主要是分布和利用,延伸構建第一節《水循環》和第三節《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的相關知識,海洋水主要是運動,延伸構建第二節《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的相關知識,從而將整章零散繁雜的知識輕松的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讓學生從全局掌握知識,強化對教材的理解。
思維導圖構建并不是固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自己構建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同時對思維導圖的應用不僅僅停留在知識聯系的呈現上,還應根據思維導圖設置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正確的思考,從而拓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如在對洋流知識進行講解過程中,可以將這部分知識采取歸納整合模式,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現給學生或者由學生自己構建,然后教師再根據思維導圖設置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教材正確理解,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相應的方向,當學生對有關問題理解以后,可以對問題進行針對性地解決,當學生在解決問題以后,可以使學習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對問題有更深入性探討,對地理知識有更好的學習。
結束語:高中地理教學是高中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地理教學方式也需要不斷地研究創新。在地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方法,將零散知識點結構化,將抽象的思維與規律具體化,讓學生直觀感受,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理解與接受,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與綜合能力,為高中地理教學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促進教與學更好地進行,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