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琦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八中學,江西 南昌 330000)
學習篆刻印章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擁有許多名揚中外的技術,纂刻就是突出的一個,纂刻是我國特有的一門傳統藝術,我國纂刻技術先進,做工精細,《吳讓之纂刻及其刀法》將為您詳細地介紹吳讓之纂刻的刀法。吳讓之早年從包世臣學習,并與由此師法鄧石如,深得鄧氏纂隸之精髓,其纂書用筆舒展、流暢,獨具面目,使漢纂筆法得到了更淋漓的發揮,與鄧石如相比,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纂刻中蘊含的人文魅力不容忽視。
“藝術來源于纂刻”,美術是人們纂刻中情感抒發的一種表現方式。高中生對藝術充滿好奇和熱愛。高中美術纂刻模塊教學應該突破傳統纂刻模塊教學中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高中美術教師在進行具體的纂刻模塊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只限于教室,而是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和校園,提升其藝術創新意識,到纂刻中去感受美術存在的魅力,對纂刻進行觀察、體驗,然后應用轉動手中的刻筆,勾畫出心中的情感,從而增強對大自然的熱愛。所以高中美術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對纂刻中的觀察和體應,并將其融入到纂刻中,通過手中的刻筆,以及色彩的應用,將自身的情感充分的表達,從體驗纂刻過程中,增強人文情懷。
纂刻作品不僅能夠給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還是內心情感表現有效方式。從對纂刻作品欣賞過程中,通過作品能夠看到人生,看到情感的抒發。高中美術教育,要正確引導學生對纂刻作品學會欣賞,提升其藝術創新意識,內心深處那份人情懷會自然而然被激發,這種潛移默化的纂刻模塊教學方式,對學生創新意識素養的提升非常有幫助。
每一件工藝作品都需要傾注大量的精力,才有可能得到完善可能。在此過程中,制作者會將自身的纂刻體驗和情感融入到其中,從而使其能夠實現人文、情感、觀念的融合。高中美術工藝制作課的開展,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切身體會去領悟藝術魅力,以及將纂刻中的氣息融入到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提升其藝術創新意識,使學生能夠充分地體會到辛勤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然后鼓勵學生將自身所得到的領悟融合到工藝制作中,對制作作品是用心感受,而非技巧。雖然在進行工藝制作過程中,技巧熟練度非常重要,但是往往能夠打動人心的是內心飽滿情感的表達,這樣在無形中對高中生進行了人文熏陶的同時,提升了其藝術創新意識。
通過實踐研究表明,將高中美術纂刻模塊教學與語文、自然、數學等有關科目進行很好的銜接,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素養的提升。如在對纂刻作品進行鑒賞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應用優美的文字對作品進行論述,以及情感上的表達,通過語文與美術的完美結合的方式,來將美術纂刻模塊教學進行很好的完成,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人文情懷。
新課標的全面實行,在進行具體纂刻模塊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對傳統纂刻模塊教學方式作出改變。在纂刻模塊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因地制宜”的纂刻模塊教學方式,這樣不僅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素養,還培養學生要具有傳承的思想理念。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在進行纂刻模塊教學過程中,需要對當地的民族資源、民間藝術資源、文化資源進行最大化的應用,將其合理的貫穿到纂刻模塊教學中,開展各種各樣的美術纂刻模塊教學活動。學生對自己的地方民間文化與其它地方想比較而言,更加熟悉,因為在平時有更多接觸機會,美術纂刻模塊教學活動開展時,需要將這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要對當地的資源積極的開發和合理化的應用,然后通過設計生動有趣的美術纂刻模塊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模擬情景中體驗美術,提升其藝術創新意識,深切的感受到民間文化所蘊含的人文情懷。
所以不同的審美教育,會導致學生對創新意識素養有不同的理解,在對高中生進行纂刻模塊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做好全面性的合理控制工作,尤其是在美術纂刻模塊教學內容方面,向學生展示的纂刻模塊教學內容,必須是積極健康,通過將纂刻中的美好事物對學生進行熏陶,提升其藝術創新意識,讓學生在學習美術中感受到審美所帶來的愉悅,進而對創新意識素養的培養可以起到積極性的作用。
高中美術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已經學習的美術知識和技巧實行合理化的應用,以及通過自身對纂刻的觀察體驗,將抽象、無形的感知和情感等轉換為有形的事物,進而創建出具有審美價值的纂刻作品。
結束語:總而言之,高中美術纂刻模塊教學中對學生實行創新意識素養的培養,是目前美術纂刻模塊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任務。學生創新意識素養培養可以高中美術纂刻模塊教學更加具有生命活力,同時使高中美術課堂纂刻模塊教學得到豐富,進而實現高中美術纂刻模塊教學的育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