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兩江新區民心佳園小學校,重慶 401120)
新課程標準的全新觀念,逐漸根植于每個學科的課堂實踐中,成為最具活力的教學依據,而其中情感教育的開展,更為重要。情感來自于學生對知識世界的不同理解,以積極健康的學習態度為契機,決定學生身心發展的趨勢,能夠反映出學生內心最強烈的變化,促使學生更加自主地參與課程學習,延續知識,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奠定情感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針對學生所學的內容,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恰當地組織和實施情感教育,實現課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有機統一,把情感教育融入到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優化教學體系,為學生創造一個溫馨愉悅的環境,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下面,就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為例,就如何開展情感教育,提出以下合理化的建議。
課堂教學在全面開展中,要從學科教學和學生的實際出發,精心地創設優美的情境,找到每個教學的突破口,把情感教育注入到課堂教學中,最大化地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多給學生思考的機會,觸動學生內心的感情,更利于學生深刻地學習。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以學生的性格特征為出發點,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特征,以情感教育為依托,恰當地組織因材施教,構建妙趣橫生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全面地感知英語課文,搭建學生與知識的橋梁,漸漸形成道德情感,能夠讓學生真正品讀到學習英語的快樂,更利于學生英語語言組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比如在進行《Happy Birthday》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播放一段關于生日宴會的視頻,創設優美的生日情境,然后在班級內展開尋找有沒有過生日的同學,接著借助課文中的重點語句,表達出對過生日同學的祝福,引發學生的自主表達意識,全面鍛煉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思維,讓學生內心學習英語的情感更為強烈,從而把情感教育貫穿到整個課堂教學流程中。
情感教育,不是單純地依靠課本或者講解而達成的,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學策略,開展高效的教學創新才能順利地開展。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不斷地調整教學的進程,領會到教學內容的本質,采用激勵性的評價方式,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思維,要克服學生學習英語中的困難,多鼓勵、多表揚學生,要針對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進行科學地安排,要耐心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把情感教育與評價方式達成一致,更為客觀地評判學生的行為,促使學生擁有很多的表述能力,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意識,讓學生閃光點得以釋放,全方位發掘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舉個例子來看,在學習關于“How do you get there?”的課后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合理的安排學生回家之后調查下自己家庭中使用交通工具的狀況,并且借助報表的方式呈現在黑板報中,而且教師要通過情感教育,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積極的鼓舞學生多去參加一些英語寫作和口語比賽等,更好的鍛煉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讓他們對英語充滿興趣,最終有效的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
對于學生來說,僅僅依賴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達成教學目標的,而情感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與合作學習的完美融合。因為只有在良好的合作氛圍下,學生內心的情感,才會更為充沛,才會通過團隊的力量,解決學習中的各種困惑,讓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明顯的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不斷的攀升,相應地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得到持續的增強。由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想要利用最佳的機會,讓學生接受到更豐富的內容,就需要依靠團隊的凝聚力,落實情感教育,更有效地彌補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團隊合作,有意識地開展情感教育,打開教學改革的新篇章。在建設團隊,實施合作學習時,應注意團隊成員互補,成績優異的學生帶動成績中等和基礎薄弱的學生相互督促,共同進步。通過小組競爭機制,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作為團隊的一員所擔負的責任,從而積極參與活動,互幫互助。比如,可以開展一系列英語活動,讓學生展示他們的才華。這種活動的發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他們所學到的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語言溝通技巧,并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在團隊合作的學習中適當提出中度困難,討論研究有交換價值的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觀察,監督和指導。
總而言之,每個教學階段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律,開展情感教育,優化教學內容,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好一切教學契機,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以上教學策略,循序漸進地開展和滲透情感教育,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印象,改變學生滯后的學習思維,注重學生英語情感的培養和開發,有計劃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真正打動學生,更好地適應新課標的發展,創造輕松愉悅的情感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技能,最終達到學生心靈的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