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占宏
(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第二中學,河北 衡水 053900)
初中美術是初中整體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了有效發揮初中美術課程的優勢,加強學生繪畫技巧、審美能力,當前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探索興趣教學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當然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如何應用興趣教學法,還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要求、情境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設計,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成效,促進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使其更好地樹立良好的審美觀念,提高綜合素質。因此加強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我們引導學生學習初中美術這門課程,要重點的從學生的喜好特點出發,去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就得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其學習興趣。而且為了最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更多的自由選擇權,在課堂之上,教師傳授的是一些技巧,然而通過這些技巧完成什么樣的作品,是需要學生自己進行選擇和創作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構思整幅圖畫,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用自己的想象空間,去豐富自己的畫作,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創作的自由和精神世界的豐富。而且教師也可以發現,學生們在繪畫的過程中,的確表現出來一些差異性,有的學生可能有著比較好的繪畫功底,所以,他們在繪畫的時候表現出來較為成熟的思維方式,畫出了較為美觀的構圖,而有些學生因為底子薄弱,所以,在繪畫的時候也缺乏自信。他們不想畫,而且畫的時候手也會哆嗦。這樣的學生,教師就需要多給他們一些鼓勵,讓學生一點、一點地建立起來對于美術這門課程的信心,相信自己只要用心,就一定會學得越來越好。
在早期的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方法往往過于機械化,將重心更多放在了學生技能的掌握方面,因此會設置大量臨摹的內容,使得學生們的思維模式變得極為固執,從而失去了應有的創作意識。久而久之,學生們自然很難感受到美術練習的樂趣所在,變得失去興趣。為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理應采取多元化授課模式,引導學生們變得喜歡美術課程。
例如,在進行素描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對學生們進行素描技法的傳授,之后再安排學生們以小組的方式展開合作。在小組之內,學生們輪流給他人當模特,同時還能共同展開交流,彼此分享自己的看法,交換自身意見。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從而將自己對于素描本身的興趣完全激發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們便會逐步轉變自己的學習態度,由原本的排斥逐漸變成喜歡,進而在真正意義上愛上初中美術課程[2]。
一般來說,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如果只是傾聽老師的理論講授,而沒有多少時間進行實際的操作,他們的興趣一般不會太高,所以尤其在初中美術課堂上,教師要精講,把重點的內容講解出來,然后一邊指導學生繪畫,一邊讓學生進行實際的繪畫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會更加喜歡,而且可以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因此,在初中美術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帶足繪畫以及手工制作的工具,這樣,可以在課堂上,隨時地進行實際的繪畫練習和手工制作的練習。有的學生不習慣帶這些用品。那么,在課堂上,他們可能無所事事。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也便降低了。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到美術課堂上就準備好要帶的東西,這樣,學生可以保持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
為了讓學生加強在美術課堂上的練習體驗,教師也可以通過現場繪畫做示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很多的老師在美術課堂上,為了節省時間,提前把學生要繪畫的作品制作在多媒體課件上,只需要播放給學生,然后進行適當的講解。這樣的方式給學生的直觀體驗性會稍差一點,他們在自己練習的時候也會找不到頭緒和步驟。
從現階段來說,情境教學的利用率越來越高。此類教學模式最大的優勢便是能夠為學生們創設真實的環境,促使學生們仿佛深入到情境之中,在短時間之內迅速融入,以此將內心潛在的美術激情全部激發出來。為此,教師便需要將課堂內容作為基礎,以此為學生們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能夠確保課堂教學順利展開。
例如,在進行“艱苦歲月”為題的美術創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前在互聯網中下載一些與長征有關的片段,并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們播放。學生們通過觀看,可以充分感知紅軍在征途之中的艱苦。如此便能使得學生們的內心變得更為堅定,在實際創作時,便能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相比于早期陳舊的模式,顯然這種方式更具吸引力,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們感受到美術作品創作的樂趣,另一方面還能確保其創作的作品更具特點。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教育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興趣教學法應用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能夠有效的增強師生關系,提高學習效率,從而促進美術教學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