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科技學院藝體學院部,河南 鄭州 450003)
與過去相比,現在的體育數據公司越來越多,而體育數據因其具有可視化、可比性、易表達的特點而備受大家青睞。
傳統的數據可視化大多以靜態的形式呈現,而數據只是報道中的一點補充。雖然在一些網頁上也有交互體驗的設計,但大多都比較單調乏味。而現在關于體育新聞的報道已經有所不同,其中出現的一些動態圖、短視頻等都讓數據呈現變得非常生動,也讓賽事報道更加豐富多彩。
為了迎合大眾的閱讀習慣,現在的數據新聞逐漸變成以圖文混排為主。在過去,數據圖一般作為文字的補充出現,但效果較差。而現在關于體育比賽的報道,數據圖則成為新聞報道的主體,采用圖文混排的方式,讓報道更具感染力。
近年來,移動通信技術得到了空前發展,智能手機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客戶端閱讀已成為人們閱讀的主要方式。受眾除了看體育直播外,其他體育信息大多是通過移動端來獲取,其中微信公眾號和新聞客戶端是人們獲取這類信息的主要途徑。特別是一些體育類 App 更是受到很多體育愛好者的歡迎。
目前,我國的可視化體育新聞和國外還是有些差距的,除了在新聞的美感上需要提高,關于數據整理這方面也有很多不足。現階段,我國制作的數據新聞,有很多都較難理解,讀者無法獲取其真正的寫作目的。所以,在可視化新聞的制作過程中,必須明確自己的主題,其他的內容都需要圍繞主題而展開。
目前,國內很多網絡公司都有自己的可視化新聞制作人員,例如:網易、搜狐、新浪等公司,這些網絡公司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內容大同小異,相互之間借鑒模仿以及對數據新聞的宣傳力度不夠等問題。無論什么樣的新聞,只有被傳播出去才能夠實現其自身價值。現在人們對圖片的接受程度較高,所以可視化新聞也更受歡迎。同時,傳播新聞還要注重區分受眾,通過不同平臺對信息進行篩選。例如,微博和微信兩個平臺的信息推送就有所不同,因為其結構是不同的。微信上一般選用較小的單個圖片,而微博一般選用長圖或組圖。
在大數據時代,評價一則體育數據新聞好壞的重要依據就是它的互動性,如果參與者較多就會加快信息的傳播。例如,在體育新聞報道中,對文字和語言的設計處理方式都屬于互動的一部分。而現在的體育數據新聞在互動性上面的重視度不夠,一般都只做單純的推送。有些企業雖然做過努力,但收效甚微。不過,科技在發展,相信這些問題都只是暫時的。
通過分析當前我國媒體在體育數據新聞可視化上存在的問題,可以發現我國體育數據新聞在互動性和表現性上都有待提高。以騰訊的《里約奧運——中國90 后全面上位》這則體育新聞為例,在該報道中使用的都是靜態圖片,讓受眾產生強烈的審美疲勞,在互動性上也非常欠缺。因此,在體育數據新聞制作中,我們應充分認識到這些問題,多選擇互動的方式來傳播信息,多選用有趣的方式來呈現信息。
相比之下,《華盛頓郵報》關于奧運的一些報道就非常具有互動性和表現性。以《美國的1000 枚奧運金牌》這則報道為例,在報道中用 1000 個金色的圓點來代表1000枚金牌。受眾只要點一下金色的圓點,就可以獲取該金牌的信息,該報道通過可視化的形式向受眾展示了豐富的信息,為受眾提供了很好的閱讀體驗。能夠看出,我國在體育數據新聞方面還存在許多能夠提升可視化感受的角度。例如,顏色搭配、文字和選圖方面等,這些都可以讓數據信息傳播變得更加直觀。
隨著數據新聞行業的不斷發展,數據新聞的制作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制作新聞所需的時間已經很大的縮短。不過,在數據新聞技術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們對于數據新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對新聞的時效性更加看重。人們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大量信息。
現階段,雖然大量受眾都希望從新聞中快速、輕量的獲取信息,但還有部分受眾仍舊希望從體育數據新聞中獲取比較有深度的信息。這就需要大數據技術來為有深度的體育數據新聞做支撐,讓體育數據新聞可視化策略和深度報道相結合,體現深度報道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