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邦鑫
摘要:寧都會議對我黨歷史上產生重大影響,對毛澤東的偉人人格起了非常重要的塑造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寧都會議就沒有后來的遵義會議,就沒有偉人毛澤東。
關鍵詞:寧都會議;轉折;人格塑造
基金項目:2020年度贛州市社會科學文化類研究課題“寧都蘇區貢獻研究”,編號:20200590。
1932年10月3日至8日,為解決中共蘇區中央局前后方成員在軍事行動上存在的嚴重分歧,在寧都縣東山壩鎮小源村召開了一次中共蘇區中央局會議,史稱“寧都會議” 。參會的成員有來自前方的周恩來、毛澤東、朱德、王稼祥,以及來自后方的任弼時、項英、顧作霖、鄧發,劉伯承列席會議。
在此之前近一年的時間里,由于國民黨軍將圍剿重點放在鄂豫皖,湘鄂西蘇區,對中央蘇區采取守勢。我中央紅軍連續發起多次進攻作戰,南征閩粵,北戰樂宜,東進辟疆。然而,在這些戰役進行過程中,黨內兩條軍事路線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寧都會議就是這次矛盾的總爆發。
寧都會議的舊址,榜山翁祠,現在還非常完好地保存在寧都小源村,當年在這棟房子里,兩張拼在一起的八仙桌旁,大家連續數天展開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爭論。最終,由于黨內左傾思想嚴重,會議對毛澤東進行了錯誤的批判和處置,解除了毛澤東紅一方面軍總政委的職務,剝奪了他對中央蘇區紅軍的指揮權 。
毛澤東就此完全喪失軍權,后來毛澤東多次提及寧都會議,說那完全是一種“高傲的宗派主義” 。寧都會議對我黨歷史上產生重大影響,過去由于將黨史扭曲為路線斗爭,對寧都會議的論述一是上綱上線,將其說成是嚴重的路線斗爭,二是神秘兮兮,語焉不詳 。隨著我黨和黨史以開放包容、辯證揚棄的眼光重新去看待寧都會議,寧都會議也是我黨以及我黨主要領導人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轉折:在此之前,我黨是共產國際下屬的一個分部,直接聽命于共產國際,所以共產國際下派幾個二、三十歲的小伙子,沒有任何實際工作經驗,就可以執掌我黨的最高領導權。而共產國際和斯大林以蘇聯的國家利益來來作為最后的決策依據,這種做法我們不能說錯,但至少不完全符合中國的實際和中國利益,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所無法接受的。寧都會議之后,我黨遭到巨大的損失,開始不斷進行反思,黨內的積極因素不斷積累,最終成熟起來,自己把握自己命運,成為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代表。
同時寧都會議,對毛澤東同志的偉人人格也起了非常重要的塑造作用。寧都會議之前,毛澤東脾氣非常火爆,許多紅軍戰士對毛澤東的軍事才華非常佩服,但對于他的脾氣,卻很不能接受。包括毛澤東的弟弟毛澤覃,都時常會受不了他這位愛吃辣椒的大哥的火爆脾氣。毛澤東這種脾氣,在工作中也時有所表現。上世紀30年代,由于“左”傾錯誤的影響,在中央蘇區、鄂豫皖、湘鄂西及其他根據地,相繼開展肅反運動,各根據地的肅反情況雖有不同,但都程度不等地犯有嚴重擴大化的錯誤,給革命事業造成極大危害 。毛澤東沖動的脾氣,加劇了一些錯誤,在AB團事件中,“殺了許多人” ,導致了許多領導干部和群眾的不滿,這為寧都會議上毛澤東被解除軍權準備了群眾基礎。
在寧都會議對前方戰爭的領導問題進行了最后討論和決定的時候,周恩來力圖挽留毛澤東在前方參與戰事,“澤東積年的經驗多偏于作戰,他的興趣亦在主持戰爭”,“如在前方可吸引他貢獻不少意見,對戰爭有幫助”。并提出兩種處理建議,“一是由我負戰爭全責,澤東仍留在前方助理;另一種是澤東負責指揮戰爭全責,我負責監督行動方針的執行。” 無論哪條建議,都意在讓毛澤東繼續留在軍隊中。朱德、王稼祥也支持周恩來的的意見,不同意毛澤東離開紅軍領導崗位。如果就此投票,前方和后方將是4:4持平,會議最后也是通過了周恩來提議的毛澤東“仍留前方助理” 的意見。
然而愛吃辣椒、個性極強的毛澤東,認為周恩來提來出的這兩種辦法,無論哪一種他都無法得到蘇區中央局的根本信任。于是憤而說道“天下理無常是,是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日所棄,后或用之。我恭候中央局的處理。完了。”說完便離會,請假到后方休養!
寧都會議之后,毛澤東性格發生很大轉變,他對妻子賀子珍說,“凡事還是要尋求個大多數。” 到遵義會議的時候,毛澤東非常耐心地跟每個紅軍指戰員做工作;在延安整風的時候,毛澤東特別強調,“要好好地說理,說地好,說地恰當” ,要團結大多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寧都會議就沒有后來的遵義會議 ,就沒有延安整風及偉人毛澤東。
寧都會議之后,毛澤東服從組織的安排,回到后方,由領隊軍事工作變為領導政府工作,廣泛組織的查田運動,這段經歷為之后的革命與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借鑒,也為他日后治國理政奠定了工作基礎。
我們常說,沒有經歷過黑暗的光明,不是真正的光明;沒有動搖過的堅定,不是真正的堅定。毛澤東在寧都會議之后的那段失意、“黑暗”的日子,也許他也曾經憤懣過、彷徨過,但最終堅定地選擇了中國革命。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寧都會議之后的毛澤東,經過痛苦的思索,變得更重視政治策略,更善于團結同志,更講究斗爭藝術,更注重工作方法,更具有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