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星
摘要:服務地方經濟導向下,對地方經濟發展中改革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分析,從教學組織形式、人才培養目標以及課程設置等環節加大經濟學人才培養力度,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專業經濟學人才,此為高校教育教學的必然選擇。本研究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導向,探討如何改革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經濟學人才;地方經濟;培養模式
隨著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深化變革教育體制,不斷提升高校教育工作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的能力,是當前高校教育與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高校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導向,培養更多優秀經濟學人才,應與高校定位、地方經濟發展特征相結合,不斷推進經濟學優秀人才培養模式的綜合變革[1]。本研究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導向,探討如何改革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
一、地方經濟對高校經濟學人才的培養需求
對培養高校經濟學人才的知識需求。知識需求是地方經濟對高校培養經濟學人才所提出的基本需求,其中包括經濟實踐知識、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等。基礎理論知識中的數學邏輯、辯證邏輯以及形式邏輯對高校生哲學思想與科學方法論的形成極為有利,有助于培養高校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專業知識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經濟實踐知識可為社會培養更多應用型經濟人才。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經濟學人才充分融合其經濟實踐知識、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專業知識,并將其知識熟練應用于實際工作中。
對培養高校經濟學人才的能力需求。我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在于如何將教育教學中的知識傳授轉化為能力培養。地方經濟發展重點強調經濟學人才綜合能力,一方面必須具備專業知識體系,另一方面還要求經濟學人才具備經濟分析與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整合、創新經濟理論知識的直接體現,而經濟學分析能力指的是經濟學人才能夠通過專業知識對中觀產業經濟、微觀企業和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全面剖析的能力[2]。
對培養高校經濟學人才的人格需求。為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不僅要具備實踐能力、完善知識結構和創新精神,同時還應將其敬業愛崗、服務社會、開拓進取以及任勞任怨等人格特征突出體現出來。除此之外,經濟學人才必須具備優秀品德操行,重點強調提升經濟學人才職業道德、人文修養和社會責任感等。所以,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一方面要重點培養學生專業素質,另一方面還要重點培養高校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職業道德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二、基于服務地方經濟導向的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路徑
人才培養目標改革。對于高校來說,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首先必須綜合考慮改革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地方經濟提供服務的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當地經濟社會基礎稟賦、經濟政策發展形態、產業發展方向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重點問題,同時重點培養與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相滿足,能夠勝任經濟工作實際的優秀應用型經濟人才。首先,根據市場需求,以就業為發展導向,對培養高校經濟學人才的特征和結構進行精準分析,使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對高校經濟學人才需求得到全面掌握。其次,通過供給側經濟結構性變革的區域創新,全面培養高校經濟學專業中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較強綜合素質以及極具創新精神的優秀經濟學人才。
課程體系改革。為地方經濟提供服務的高校經濟學專業人才教育教學改革,重點表現在高校課程設置和課程結構都是以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通過現代化教育理念,全面突破高校傳統教育教學的課程體系構造,與高校自身情況、地方經濟發展狀況相結合,將學科融通與文理結合的教育模式全面突出出來,同時在經濟學專業課程中有效融入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從而構造以宏觀、微觀經濟分析為特征的課程體系,并保證該課程體系具有較強實踐性和應用性,從而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服務,使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經濟學人才需求得到滿足[3]。
產教融合組織形式改革。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的高校在培養經濟學專業人才過程中,應進一步變革教學組織形式,并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中重點體現出來。實現傳統教學形式的全面改革,根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強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此為高校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經濟學人才的直接途徑。通過建設校外實習基地,加強高校產教融合的畢業實習、教學實習和生產實習,充分發揮教學中校外導師的教研能力,實現高校教師和企業導師雙師同堂教學,為學生組織企業導師講座,鼓勵高校生積極參與校外調研,同時為高校生提供更多深入中觀產業經濟、微觀企業管理一級宏觀經濟政策的機會,使高校生能夠親身感受到產業運行環境和企業文化,增強高校生對微觀企業管理和地方經濟發展現狀的了解,一方面培養高校生崗位意識與團結協作精神,另一方面不斷提升經濟學人才的專業素養,為其更好的服務于地方經濟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我國經濟在近些年從最初的高速發展逐漸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由此就對服務于地方經濟的高校在培養經濟學專業人才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對地方經濟發展中改革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分析,從教學組織形式、人才培養目標以及課程設置等環節加大經濟學人才培養力度,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專業經濟學人才,此為高校教育教學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徐飛,楊鳳.服務遼寧地方經濟的應用型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9,036(005):30-34.
[2]楊鳳,秦麗,孫月.服務地方經濟導向的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路徑分析[J]遼寧經濟, 2020.
[3]高宏偉,邵利敏.地方院校經濟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 2018, 021(00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