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術
摘要:近年來,隨著物質和精神生活不斷豐富,高校不斷擴招,教育管理嚴重跟不上,一些學生生活消極、無所追求。表現為:不愛學習、愛玩手機等電子產品,厭學現象十分嚴重。該文從學生的心理分析厭學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具體的措施。
關鍵詞:厭學心理;高職學生;厭學成因;對策措施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一般項目:“生源多樣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倦怠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項目號:SK2019H02).
高職學生心理承受著家庭期望、學校學習、同學交往、未來就業、社會競爭等各方面的壓力,逐漸不愛學習,厭學輟學等[1]。因此,有必要對高職學生的心理進行分析,找出厭學的根本原因并及時輔導,只有強大的心理,才能好好學習,戰勝一切。下面從厭學心理原因和應對措施兩方面進行分析探究。
一、高職學生厭學心理產生的原因(一)社會因素。
受校外娛樂場所的影響,比如網吧、舞廳、酒吧、歌廳、旅游景點等;受兼職場所影響,在外面兼職掙錢、甚至全職工作,受金錢刺激慢慢產生厭學輟學;受就業影響,大學生一年比一年多,就業越來越困難,一般工作工資低;好一點工作學歷要求高、能力要求強、證書要求多,經驗要求豐富,筆試、面試等等,逐漸感覺讀書沒有希望。
(二)家庭因素。
父母過于溺愛孩子,盡量滿足物質,百般溺愛,過度遷就,而不善于或不管教,學習不管不問,導致學生厭倦學習。
家長對子女過分嚴厲,逼迫孩子學習,考不好就棍棒拳腳相加,與孩子矛盾逐漸升級,造成孩子叛逆心理,產生厭學逃學等厭倦情緒。
(三)學校因素。
一些專業設置不合理, 實訓基地少,學生操作少,脫離實際,應用性不強[1]。
教材內容難、煩、偏、舊;理論多、實際應用少、現實案例少、脫離實際[2]。
學校組織文體活動少、管理不到位、關愛缺失、學習氛圍差等。
教師因素。
教師的教學方法,語言藝術、人文關懷、人格魅力等等都影響每一個學生。
學校教育投入的重視程度和教師待遇分配是否合理,影響每一個教師的教學激情和心理健康,從而造成消極教學。
教師的教法老舊,照本宣科,脫離應用,缺乏與專業性相結合、重理論輕實踐、缺少互動、未采用一些微課、翻轉課堂等現代教學手段,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產生厭學情緒[3]。(五)學生自身原因。
沒有人生規劃,沒有理想目標,學習沒有動力。
努力學習,方法不當,越學越吃力,學習沒有進步,沒有成功感,導致學習的興趣。
自控力、約束力差,經不住誘惑。
不善于人際交往,性格孤僻,同學矛盾重重,無心用于學習。
二、高職學生厭學具有哪些心理特征呢?下面進行厭學心理剖析放棄心理。高職院校高考錄取的分數線很低,同時也是最后一批錄取的學生;五年制高職學生是初中學習很差無望高中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學習能力欠缺,壞習慣比較多,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有一些心理問題,主觀上認為進入高職院校就是沒有希望,只是想混個文憑,努力學習也沒有什么出息,心理上已經放棄了學習。
享樂心理。個別學生認為學習努力與不努力都一樣,都是進了職業學校;分多分少一個樣,都能畢業找到工作。
焦慮心理。當努力學習還是跟不上、考試掛科等而出現的焦慮緊張的自信心的喪失心理情緒狀態。他們知道學習重要,但遇到困難時又不能堅持,尋找解決的辦法,只是放棄、退縮、灰心喪氣。沒有成功的喜悅,只是經常性的承受失敗的煎熬, 便產生厭學輟學的想法。
三、高職學生厭學的應對措施探究
(一) 心理引導和做好職業規劃機制? 高職院校應調查研究不同專業、不同學段掌握高職學生思想狀況并建立心理檔案,有針對性的進行三觀教育。樹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學習精神,真正認識到求人不如求己,社會競
(二) 培養興趣,激發和培養學習動機? 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緊緊圍繞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培養學生的教學計劃、內容等,改進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互聯網制作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現代教學方法,培養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采取多元化評價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用一張試卷的成績來評價一個學生,不科學、不客觀,嚴重挫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以平時上課遲到早退、課堂互動性、回答問題、作業、平時測驗、期中期末考試等按一定比例構成綜合成績,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激情。(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高職學生重點培養的應是是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6],關鍵是培養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學生自己不斷探索和改進新的技能。高職學校開設的課程多、內容多、教學進度快、專業技能強、與實際聯系緊密。所以,學習的自覺性和學習方法尤為重要。?建立激勵、警示和退出機制。制定學生行為規范手冊, 通過評定助學金、獎學金、評優、勤工儉學等措施對表現好的高職學生進行獎勵,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對學業不達標、犯錯的行為進行警告,對嚴重違紀,影響大,多門課程不合格的學生,按文件堅決執行退學。完善考試制度,嚴格考紀考風,打消考試作弊,以考風促學風。? 總之,厭學是當前高職學生存在的一個很嚴重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只有從學生心理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教育對策,才會從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文獻
[1]徐艷.淺析高職學生厭學心理的原因及對策[J].大眾科技,2008(5).
[2]黃冬來.淺析高職學生厭學案例分析與矯正策略研究[J]. 科技風. 2020年27期 第181-182
[3]楊菊珍等.高職院校學生厭學心理原因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