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摘 ?要:文言文是學生的學習難點,步入高中學習階段后其難度又增加了一層,若是教師沒有優質的教學方法落實在課堂實踐活動當中,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基于此,身為新時期教育環境下的一名高中語文教師,要懂得以嶄新的教育理念對文言文教學方法做出創新,發揮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的能動性,此時對學生以恰當的語言進行指導,必定可以提升學生的文言文學習效率,取得理想中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而本文將會對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進行一番闡述說明。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方法;文言文畫面;文言文背景;文言文誦讀
文言文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所以無論是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古典文化氣質,探究文言文教學方法都是勢在必行的。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語文教師,應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身心發展特點,以遵循新課改的教育理念為前提研究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使學生養成能動學習文言文知識的良好習慣,以求可以事半功倍的優化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從事高中語文教師這一職業的教學實踐經驗,對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作以下幾點研究。
一、導入文言文畫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文言文畫面的導入是可以為學生減壓且能夠促進其理解文本內容的優質教學方法之一,在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在教育領域中的時代環境下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認可。基于此,身處教育資源豐富環境中從事高中語文教師這份職業的一員,應當努力讓自身擁有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從而以導入文言文畫面的教學方法是使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得到充分的集中,以求能夠以恰當的指導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及內涵的認識和理解,達到提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滕王閣序》這篇文言文為例,首先,我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了文章中所描繪的美麗秋景,播放了誦讀音頻,同時刺激了學生的視聽體驗,為幫助學生深入體會分析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礎。然后,便為學生介紹了駢文的兩大特征,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下引導學生感受了文章中對偶與用典的巧妙,使學生體會到了文章優美的語言及表達方式,促進了學生對文章內容及內涵的理解,培養了學生敢作敢為、志當高遠的精神品質。最后,我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做了課堂總結,組織學生交流了在直觀畫面下學習文言文的感受,旨在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落實導入文言文畫面的教學方法。這樣,我通過導入文言文畫面,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聚精會神的學習狀態參與了課堂,幫助學生理解了文章內容,切實達到了提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聯系文言文背景,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在傳統時期的文言文教學中,廣大教師采取的多為“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該方法對學生的進步與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知道聯系文言文背景會使學生產生參與課堂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的學習熱情點燃,所以我們當注重該教學方法的落實,從而在學生學習熱情飽滿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指導,以求使學生在了解文言文創作背景的基礎上對其內涵理解的更加深刻,最終達到優化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比如,以教學《陳情表》這篇文言文為例,首先,我引導學生對文章題目簡單作了分析,為學生介紹了作者李密,對學生提問道:“在陳情終養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難?”由此在引導學生學習文章內容的同時的使其了解了這篇文章的創作背景。然后,我引導學生賞析了文章內容,指導學生找出了作者敘述苦情、親情、忠情的語句,幫助學生理解了作者是怎樣逐層深入、陳情于事,寓理于情,最終達到乞終養的目的的。最后,我引導學生總結了文章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了作者至真至情的思想感情,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聯系文言文背景,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深化了學生對文言文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充分達到了優化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加強文言文誦讀,刺激學生學習情感
誦讀是對文言文音韻美和意境美的展現,能夠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為學生主動學習文言文知識增添極大的推動力的優質教學方法。基于此,身為新時期的一名高中語文教師,要認同誦讀教學方法的價值,加強文言文誦讀,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以求能夠刺激學生的學習情感,調動學生參與文言文教學活動的積極情緒,使學生更加充分的獲取文言文知識與技能,達到培養學生文言文誦讀能力,改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益的目的。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赤壁賦》這篇文言文為例,在教學之初,我為學生介紹了這篇文章所屬于的文體特征,播放了文章的誦讀音頻,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了文章的音韻美和意境美,幫助學生掃清了文字障礙,并對學生進行了誦讀指導,讓學生反復誦讀文章。然后,我在學生學習情感足夠積極的基礎上引導其對文章內容做了鑒賞,助力學生分析了文章中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手法,以及虛實結合的表達技巧,同時聯系當時作者的處境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做了進一步的分析,使學生充分理解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在教學結束之際,我要求學生帶著對文章的內涵的理解共同做了誦讀,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在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所得到的收獲。這樣,我通過加強文言文誦讀,刺激了學生積極學習情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文言文誦讀能力,加深了學生對作者情感的理解,幫助學生充分獲取了文言文知識與技能,大大提升了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益。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優質的文言文教學方法一定是能夠引發學生積極學習態度的。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注重在以上三種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繼續從促進學生成長的角度做研究,讓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喜愛程度愈來愈深,最終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培養學生的古典文化氣質,獲取優質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進步與發展的長遠目標。
參考文獻:
[1]游晗.高中文言文教學方法之我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3(04):173-174.
[2]陳海權.談如何開展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J].赤子(上中旬),2016(21):203.
[3]陳旺.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J].亞太教育,2016(0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