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愛彬
摘 ?要:學習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而對于數學的學習,除了積累之外,還包含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地形成相應的能力,在知識遷移下,形成數學思想,促進學生的成長。這種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老師的教育和引導,老師的教學方法對于小學生的成長來說尤其重要,特別是在數學這門結構性較強的科目中,教學方法的重要性體現的尤其明顯。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幾點淺見。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解題能力
引言:
新課程改革的推行,給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加速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農村地區的小學數學課堂必須要得到改革和創新。在核心素養的時代背景下,老師要更換教學目標,拋開學生的成長,注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鍛煉學生的獨立能力,這些能力的形成,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是加速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需要引起老師的高度重視。下文對此進行簡要的闡述。
一、鍛煉學生的問題敏感度
問題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有效的解決數學問題,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成果體現,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對問題給予高度的重視,重點培養學生的問題敏感度,利用數學問題來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學習成績和個人能力的共同提升。農村地區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難度稍大,但是農村學生的生活閱歷比較豐富,有許多生活實際元素可以激發學生的靈感,這也是鍛煉學生問題敏感度的關鍵點。老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問題提問導向,要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把問題中包含的知識點進行同化,只有這樣才算是達到了數學提問的目的,基于此,在數學教學環節,老師要注重利用問題之間的關聯性,同時,還需要加強生活化元素的導入,鍛煉學生的問題敏感度,從而實現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如:學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我想到:我們家進貨進了18箱牛奶,每箱有24盒,一共有多少盒牛奶?學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我想到了:還有一個同學寫道:學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我想到了:這些天我們的新家裝修,工人叔叔正在給我家臥室刷漆,臥室有兩扇窗,怎么計算他要刷多少大面積呢?學了24時計時法中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后,我想到了:昨天下午4:50我從學校走回家,回到家已經是下午5:23了,如果我每分鐘走50米,那我家到學校有多遠呢?經過多種方式的訓練,同學們對問題的敏感度提高了,對各數量之間的關系也更清楚了,對身邊要解決的數學問題更注意了,思維也就更開闊了,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們的問題敏感度得到了有效提升,對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有非常明顯的幫助。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
要想解決問題,必須要先審題,對于小學生來說,良好的審題習慣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學生更加精準高效的解決數學問題,這也是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內容。從認知能力上來看,鄉村小學生與城市學生之間沒有任何的區別,只是師資力量稍有差距,老師如果在教學中融入先進的教學思想,加強教學引導,學生們成長也是值得期待的。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大部分的學生在審題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主要表現在審題不細心,無法全面把握題干信息,對題目設定存在理解上的誤區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成為解題的重要障礙,老師需要發揮出自己的教育引導作用,指引學生避開題干雷區,精準地把握題干要點,為學生解題能力的形成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理解一道應用題題意,一般需要從粗到細、從整體到部分的認識過程。根據這個認識過程,要求學生認真地讀題。第一遍初讀,對題目有初步印象;第二遍應逐句逐字讀,重點理解每個詞、術語和句的實際含意;第三遍連貫起來讀,重點掌握題目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動筆標出題目中重要的信息,或摘錄在題目旁邊,或者草稿本上,從而把題目中的信息從短時記憶轉入較長時的記憶。通過長期的聯系,學生們會養成良好的身體習慣,解題效率和準確度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利用圖形加速解題
數學知識邏輯性強,有許多的數學問題學生們往往不能憑空想象,尤其是一些幾何類問題,為了實現習題的簡化,加速數學題目的解答過程,老師可以利用圖形輔助,幫助學生解題,同時,要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解題能力,實現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畫圖法輔助解決問題可以是畫較嚴謹的線段圖,也可以是比較自由的示意圖,它沒有一個固定的章法,只要這些圖能比較形象比較準確地表達出題意即可。他們的圖有些是實物的,如他們在解決植樹問題時就在本子上畫一棵棵小樹來幫助自己分析;也有些是線段實物相結合的,如在教學雞兔同籠時會用圓表示兔和雞,用線段表示雞兔的腳來解決問題等等。畫圖的過程中他們在嘗試中體會到用圖解題的快樂,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可以得到明顯的提升,利用圖形元素輔助解題,解題效率顯著提升,學生們可以在解題的過程中,發現數學的魅力所在,自主的對數學進行探究,從而形成了良好的數學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鄉村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引入各種先進的教學元素,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加速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許鎮平.鄉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生本課堂的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03):66-67.
[2]羅靚. 鄉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現狀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3]楊熊兵.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J].學理論,2013(17):299-300.
[4]丁銳,黃毅英,馬云鵬.小學數學課堂環境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關系[J].教育科學研究,2009(1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