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新
摘 ?要:近些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初中語文教學往往忽略了對古詩詞鑒賞開展具有實質性意義的教學,無法有效地起到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的效果。本文就是針對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讀詩、品詩。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
一、引言:
在進行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時,往往出現的問題就是絕大多數的學生無法對古詩詞中的深層次內容進行理解,也不能準確地把握詩詞的含義。因為受到初中生年齡的限制,不能體會到古詩詞中作者的人生經歷與思想情感,因此教師必須要明確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古詩詞內容,設計出有效的古詩詞教學方案。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
(一)采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古詩詞內容
在進行古詩詞的鑒賞時,學生首先需要的就是靜下心來仔細閱讀,但是初中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其難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受到緊張情緒的影響,不僅在考試的過程中無法認真分析古詩詞,同時在上課時也不能做到靜心閱讀。學生的浮躁情緒導致在進行古詩詞閱讀時只能對其產生淺顯的理解,而容易忽略更為重要的細節,進而錯誤地理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古詩詞內容,讓學生能夠靜下心來認真賞析古詩詞。例如在進行《錢塘湖春行》這首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模擬的方式,首先利用多媒體軟件進行PPT的展示,讓學生對春日的景象產生一個基礎的印象。然后讓學生們閉上眼睛,伴隨著悠悠的音樂聲,由教師緩緩描述春日的景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古詩詞進行朗誦,引導學生真正進入古詩詞所描繪的情境中。進而學生在正式開始古詩詞的學習之前,就會對古詩詞描繪的情境有著更加深刻的印象,讓學生在產生情感共鳴的情況下進行古詩詞的鑒賞,清晰地理解作者想要通過古詩詞抒發的情感。在進行《次北固山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描繪一個場景:“一葉小舟飄蕩在水面上,兩岸壯麗的景色,水天一線……”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古詩詞中勾勒的美麗景象。
(二)通過介紹古詩詞創作背景加深學生的感受
每一首古詩詞都是作者對自己情感的抒發,因此每一首古詩詞都是對作者情感、經歷、思想的展現,也具有獨特的創作背景。學生通過對古詩詞創作背景的了解,能夠更加準確地對作者想要闡述的內容進行鑒賞。在實際的初中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沒有認識到介紹古詩詞創作背景的重要意義,因此在進行課程任務的設置時并沒有明確規定相關要求,考試中涉及的內容幾乎沒有。但是,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進程加快,教師也必須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開展教學的目的也不再僅僅是幫助學生提升考試成績,而是要盡可能地培養出更加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優秀人才。教學大綱要求及各年級要求都有區別,教學也要區別對待,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基礎進行合理的教學。同時在開展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將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作為教學目標,而不是單純地將提升學生的語文古詩詞答題能力作為主要目的。例如,在進行《春望》這首古詩詞的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古詩詞中的字、句與手法進行講解,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正式開展教學之前介紹古詩詞的創作背景?!洞和愤@首詩的作者是杜甫,杜甫親眼目睹了國家的淪陷,而自己又不幸被俘,杜甫是在這種傷感的情緒下創作的這首詩。因此在詩中作者將自己的“悲”充分展現了出來。帶領學生體會古詩詞中作者每一個字所表達出來的含義,讓學生體會作家名人表達的妙趣。可以說,學生只有真正了解了作者的創作背景,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古詩詞中蘊含的獨特情感。在對古詩詞創作背景進行了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提升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更加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的。
(三)通過情感問題提升古詩詞鑒賞能力
進行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字應用能力與語言能力,而古詩詞就是文字的主要應用形式。通過對古詩詞進行鑒賞,可以在作者的言辭中跨越時空的距離身臨其境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鑒賞教學時,教師應當將情感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提升學生對詩詞中蘊含情感的鑒賞能力。對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觀察發現,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試卷上古詩詞的講解時并沒有幫助學生完全理解詩詞的情感,而出現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師本身。在講解古詩詞題目之前,教師缺少了一個自主分析古詩詞的過程,而是直接翻閱了題目答案,隨后根據正確答案對自己的題目講解方案進行設計。教師因為事先擁有了標準答案,所以一定會對古詩詞有著正確的理解,但是學生在進行古詩詞的鑒賞時并不知道正確答案,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掌握快速正確分析古詩詞的能力?;诖耍踔姓Z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鑒賞教學時,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上進行詩詞閱讀,揣測學生可能在鑒賞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容易出現錯誤的問題點,并進行重點講解。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進行了解,并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最終真正起到提升初中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詩詞就是承載著我國文化的重要載體。而進行古詩詞鑒賞教學就是對學生道德修養及人文精神的培養,因此尋找更加有效的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環境下,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時必須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更加重視與學生情感的共鳴,與學生開展情感互動,提升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真正做到素質教學,幫助學生增強語文綜合素養,為未來的語文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
參考文獻:
[1]胡春旺.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探究[J].學周刊,2019(27):27.
[2]王繼剛.暢游古代詩詞,傳承文化經典——談初中語文古詩詞的創新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