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利倩

自8月13日在美股上市以來,房產中介貝殼找房市值不斷飆漲。截至8月31日,總市值達到578.3億美元。這個數字,已相當于1.23個萬科。甚至在所有的中國在美上市公司中,貝殼僅排在阿里、京東、拼多多、網易之后,而高于百度、好未來等。
最近,新股發(fā)行不斷提速。不少新股登陸港股、創(chuàng)業(yè)板以及美股市場,讓本身就很知名的它們,再次賺取人們的關注。這其中最火的,當數貝殼。因為貝殼作為一家房產中介,在上市后竟然秒殺甲方開發(fā)商,市值一舉越過龍頭房企萬科。一時間,刷新人們的認知:造房的不如賣房的。
作為一家房地產交易中介,貝殼何以在短短兩年內,一舉超過龍頭造房者,并成為市值最高的地產類公司?這其中,創(chuàng)始人左暉又究竟有著怎樣的三頭六臂,帶領貝殼秒殺甲方龍頭呢?
貝殼上市后飆漲
8月13日,房產交易中介平臺貝殼以20美元的發(fā)行價,成功登陸美股。此后,貝殼一路飆漲,股價最高漲到54.54美元,上漲170%。而最高市值則飆到617.4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217億元。
截至8月31日,貝殼找房收盤于51.29美元/股,相較于20美元/股的發(fā)行價,大漲156.45%,總市值達到578.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946億元。
這一數字意味著什么?
在A股市場,市值最高的房地產企業(yè)是萬科,其市值為3162億元。融創(chuàng)中國市值為1510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332.86億元。
也就是說,一家?guī)烷_發(fā)商賣房的中介,其市值相當于1.23個萬科,相當于近3個融創(chuàng)中國。這實際上代表著,貝殼市值秒殺了所有開發(fā)商。
不僅如此,按照當下的市值,貝殼在所有中國在美上市公司中,僅排在阿里、京東、拼多多、網易之后,而高于百度、好未來等。
這樣的發(fā)展速度與吸金能力,不得不說相當兇猛。
對于貝殼在資本市場的驚艷亮相,有評論認為,目前,全球流動性充裕,資本對于成長型公司格外偏愛,貝殼這種商業(yè)模式已被驗證的行業(yè)龍頭,自然受到追捧。
但其實除了資本的偏愛外,貝殼本身的數據也確實不錯。有數據顯示,2019年,貝殼平臺成交總額達21277億元,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這個數據使得貝殼成為僅次于阿里的第二大商業(yè)平臺。而從營收的角度來看,2017年到2019年,貝殼的營收也實現(xiàn)了從255億元到460億元的跨越。
貝殼何以如此兇猛?
從2018年成立,到如今的敲鐘上市,2年時間,貝殼創(chuàng)造了企業(yè)發(fā)展增長的神話。貝殼的成功不是偶然,其中有著值得人們深思的背后邏輯,更離不開左暉睿智的思維,那就是將貝殼定位為傳統(tǒng)行業(yè)互聯(lián)網化。
事實上,對于貝殼如此兇猛的表現(xiàn),市場的評論也認為如此:去年人們還在用千億來驚嘆貝殼估值之高,現(xiàn)在貝殼已經遠遠將萬科甩在身后。而這個超越的背后,貝殼憑借的是經紀人的規(guī)模擴張限制被打破,通過共享線上信息規(guī)范線下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
“將中介傳統(tǒng)業(yè)務互聯(lián)網化,這異常困難,首先做到的貝殼自然令資本市場感興趣,這個時候給出的估值,就非傳統(tǒng)產業(yè)所能比擬。貝殼估值如此之高,也和美國資本市場熱捧新經濟的大環(huán)境有關?!?/p>
自貝殼誕生那天起,它的定位就是科技驅動。
一直以來,房產經紀各品牌之間大多各自為戰(zhàn),彼此競爭。但是這些競爭都是在傳統(tǒng)領域內的低效率競爭。然而,就在行業(yè)競爭日益激烈的同時,移動互聯(lián)網化逐步發(fā)展為一種不可阻擋的大勢。
人再強,也強不過勢。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不變革就是等死。作為計算機專業(yè)出身的左暉,深刻意識到借助網絡力量的重要性,于是通過長期摸索和不斷打磨,2018年貝殼找房橫空上線,直指中國最大的互聯(lián)網房產交易平臺。
盡管貝殼找房由鏈家網升級而來,2018年4月,鏈家改為貝殼找房。左暉擔任董事長,但與鏈家不同,左暉給貝殼定位的是一個科技驅動的新居住服務平臺,志在聚合與賦能全行業(yè)的優(yōu)質服務者,打造一個開放合作的行業(yè)生態(tài)。這種模式創(chuàng)新有效解決了房源、客源、經紀人之間的合作難題,實現(xiàn)了利益共享,解決了經紀人和消費者之間的匹配難題,不僅實現(xiàn)了更加高效的資源匹配效率,讓用戶快速找到理想的居所,也進一步促進了服務品質提升。
正是這種以房產交易服務數字化和標準化為核心的理念,讓貝殼很快吸引了超過250個品牌、4.2萬家門店的45.6萬名經紀人。短短一年,貝殼便成為月活過億的線上平臺。
這種產業(yè)互聯(lián)網基因,不僅得到了用戶的認可,更得到了資本的認可,如貝殼的投資人華興資本、騰訊,就非常看好貝殼的產業(yè)互聯(lián)網DNA與長期價值創(chuàng)造能力。
競爭依然存在
事實上,除了互聯(lián)網基因外,貝殼所處的市場,也是一個有無限潛力的賽道。有機構發(fā)布報告稱,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住房市場,預計到2024年中國通過房地產經紀服務實現(xiàn)的房屋銷售和租賃GTV總額將達到19.1萬億元,經紀服務的普及率將達62.2%。
在這樣一個潛力無限的市場里,貝殼的營收也給市場無限的想象空間。在這塊蛋糕中,貝殼無疑是當下最有潛力的,只要貝殼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其房屋銷售和租賃的交易額就會不斷擴大。
然而,對于房屋交易市場,行業(yè)門檻低依然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房屋銷售和租賃是一塊大蛋糕,但是搶食者越來越多。目前,58同城、易居、我愛我家等都是貝殼強大的競爭對手。
盡管目前貝殼已經遠遠跑在行業(yè)競爭對手前面,如平臺成交額是我愛我家的8倍多,增速也更快,但是行業(yè)廝殺依然存在。
不過,從貝殼的快速成長和行業(yè)發(fā)展趨勢來看,包括58、貝殼、易居等在內的行業(yè)玩家們,幾乎都在認可一件事:數字化價值與服務者價值在行業(yè)內正全面崛起。誰能夠在這兩方面快速突圍,誰就能更有力地搶占市場。
這也難怪,左暉面對貝殼的市值飆漲,仍然認為這不是慶功的時候。在他看來,貝殼現(xiàn)今的成績很不尋常,但也稀松平常。
“房產交易周期長,秋天的果實,大都是春天耕種的結果。秋收的時候也要想著該播種了,否則沒有接下來的勝利?!?/p>
所以,對左暉來說,貝殼上市只是開啟了一個新的征程。
貝殼上市后,左暉依然不敢放松
在貝殼上市后,其兇猛的表現(xiàn)可謂賺足市場眼球。在這場資本的盛宴中,左暉、持股12.3%的騰訊,以及軟銀、高瓴資本等投資者,也都賺得盆滿缽滿。
但對于此時的左暉來說,難談興奮。
在貝殼上市敲鐘儀式致辭環(huán)節(jié),左暉說得最多的是“感謝”,在短短的一段話中,他說了21遍。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房地產交易平臺,長跑19年終于登陸資本市場上市,這著實不易。
不過,在左暉的致辭中,我們很難看到他的興奮。整個敲鐘儀式中,左暉顯得特別平靜,他說:“我坦率地說,對這個上市我自己一直沒有找到什么興奮點,我感覺是被周圍人給烘托起來了,天天很多人在那兒祝賀你,好像覺得這是一個挺好、挺大的事?!痹谘葜v中,他甚至反復重復說, “我自己覺得(上市)這件事情和我們的愿景、和我們的目標是不是足夠地接近好像沒有什么關系”。
這不禁讓人想起,生活中左暉很喜歡打太極拳。太極拳需要長期的“長力”。他對長期主義一直有獨特偏好,長期主義意味著持續(xù)而不中斷,如此才能享受時間的復利。這套主義運用在貝殼上也一樣,上市只是一個階段,接力跑才是常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