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辰科技園區總公司,天津 300405)
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正在面臨國際經濟下行和國內經濟轉型等諸多壓力,而企業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長遠發展,就要對員工培訓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合理借助制度管理培訓人員,從而提高國有企業員工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基于此,針對國有企業員工培訓工作的現狀展開以下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有效的改善建議,確保員工培訓效果。
所謂“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人才”。由此可見,在現代化社會發展背景下,人才資本作為第一資本,那么如何發現人才、投資人才和使用人才,是目前每家國企都要高度重視的問題。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獲取到最后的勝利,就需要國企管理者能夠擁有發展的眼光,從而高度重視人才為國企帶來的資本。同時,在人才使用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精力和情感的投入,所以,為了能讓員工的精神和物質得到滿足,國企應健全人才培訓體系,進而發揮人才的價值所在。而國企可以通過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兩種方式,為我國現代社會培養出高質量人才。
國有企業在組織開展培訓體系時,應當把企業需求放在第一位,然后把員工的個人需求放在第二位,但是員工需求需要完全符合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同時,還需要把提高員工學歷、工作閱歷和解決問題的操作能力,作為員工培訓體系中的核心要素,最好能從成年人角度分析和思考,員工應具備的行為能力和素養。總而言之,國有企業開展員工培訓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能讓員工更好的服務于企業,而培訓作為國企發展的根基,能夠為國有企業實現持續發展,做出不可小覷的貢獻。
據目前國有企業員工培訓工作現狀可看出,在落實培訓工作時,存有對人力資源培訓缺乏重視、不具備培訓效果評估體系等問題,使得國企員工培訓工作開展受到了阻礙。
現如今,很多國有企業都因為長時間遭受計劃經濟方式的影響,以及一些現有的管理體系約束,使得自身在發展中沒能充分意識到人力資源培訓的重要性,及培訓和企業戰略目標完成的重要性。若是把國企員工培訓只看作企業成本的話,并且高度重視成本使用輕視培訓,就會導致國企在培訓的過程中存有動力不足的現象,進而阻礙人力資源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員工會因為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問題,對培訓工作產生抵觸心理,不僅沒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更是浪費了國有企業的培訓資源。
培訓效果評估體系作為培訓項目的前提條件,但據目前國有企業在培訓效果評估體系的建設現況而言,在實際建設中存有很多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培訓結果的檢驗,只停留在最初的培訓過程,并沒有對員工是否回到本職崗位培訓內容的實際應用效果展開調查,使得培訓效果缺乏真實性和準確性,導致培訓和實際出現脫節現象;其二,培訓考核方式過于傳統,部分國有企業都是以考試的形式為培訓核心,對培訓后的情況,并沒有展開調查工作,使得培訓效果很難在實際工作得到延續;其三,培訓登記臺賬管理不具備科學性,甚至都沒有對員工培訓進行記錄,導致培訓效果分析不具備準確數據提供基礎依據。
現如今,有很多國有企業都沒有在企業內部,形成能與國企發展相配套的培訓師資力量,而是把重點投放在國企的生產方面,對企業培訓師資力量方面的投入存在欠缺現象。與此同時,還有部分國有企業的職工培訓機構,存有布局分散或者是不具備系統管理等問題,因培訓機構的培訓條件不完善,和設施不配套等多種因素,使得培訓體系出層次不同、教師隊伍水平不足等問題,尤其缺乏技能操作方面的教師,從而影響了國有企業員工培訓效果。
培訓主要被劃分成為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兩種形式,針對內部培訓而言,要設計周密的員工培訓計劃、構建員工培訓績效評估體系;而外部培訓,則是要通過聯系外部機構,明確培訓服務供應商的選擇和企業員工培訓師的選擇,以此來確保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
1.設計周密的員工培訓計劃
當國有企業完成對員工培訓需求調查分析后,國企是能從中獲取到真實培訓需求的,然后根據培訓需求展開一系列的培訓計劃。而且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每年都會在年初的時候,進行制定培訓計劃,但是根據培訓需求進行設計的計劃少之又少。培訓目的是為了能提高員工自身的業務能力,因此,明確培訓目標尤為重要,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其一,應當先為培訓的開展提供方向和框架;其二,應對考核培訓效果進行提供標準。當已經明確清晰的培訓目標后,培訓管理人員應當組織編制周密的培訓計劃,其中應包含:培訓對象、培訓過程、培訓內容等共九個方面。形成書面的培訓計劃書后,還需要對其展開評審和修訂等工作,以此來確保培訓計劃的完整性,但在制定的過程中,要避免培訓計劃流于形式,從而滿足管理者和員工的需求,確保培訓能夠落實到實處。
2.構建員工培訓績效評估體系
員工培訓績效評估體系的建立,目的是為了檢驗培訓工作的成果,該方法還是體現培訓管理人員工作成果的方式之一。在以往的國企員工培訓評估中,只是把評估工作停留在收集培訓者的滿意程度方面,而且在評估模型中,主要包含:反應評估、學習評估、行為評估、結果評估:所謂反應評估,是評估培訓者的滿意程度;所謂學習評估,是指評估被培訓者的學習程度;所謂行為評估,是指測試員工在工作中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等;結果評估,是指衡量培訓給企業帶來的收益和作用。比如:員工離職率、客戶滿意度等。據目前企業創建的評估體系而言,評估體系應當貫穿于整個過程中,通過實現動態化管理的方式,全面掌握培訓成果,從而為下一步完善培訓管理體系,提供寶貴的經驗。
1. 培訓服務供應商的選擇
國有企業在開展外部培訓時,應對培訓服務供應商進行明確統一標準,從而形成評價供應商的指標體系,常見的評價維度包含以下幾點:其一,培訓服務供應商的品牌和知名度。一般情況下,國有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會先去關注經營時間長且口碑良好的供應商,因為此類供應商,自身不僅具有較大的客戶群體和相關的實戰經驗,更是具有一定的美譽度。因此,是國有企業的首選;其二,注重培訓服務供應商的企業規模。一般新興的咨詢企業,都會因為自身的專業化程度得到國企認可。所以,國企規模中的服務領域,才是核心點。
2.企業員工培訓師的選擇
對企業員工培訓師的選擇,包含以下幾點:其一,主講內容的經歷。培訓師一般都會有為著名企業服務的過程和經歷,從而有一定的培訓經歷。基于此,可以讓其主講該方面的課程,其目的是為了能讓企業了解和放心;其二,其他企業的評價。國有企業若對該培訓師缺乏充分了解,那么國企就可以向其他企業,通過該培訓師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展開溝通,從而進行評判培訓師的講課能力和效果;其三,講課風格和方法。在正式開始培訓工作之前,需要對其講課風格和方法進行充分掌握,確保培訓師所使用的方法能受到企業的歡迎和支持,與此同時,還需要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給員工講解理論知識,以此來有效傳播企業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綜上,培訓作為國有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是國企發展的核心資本,國有企業應當在運行發展的過程中,高度重視員工培訓工作,從而意識到人力資源配置的重要性。針對人力資源管理者而言,不僅需要運用多樣化的方式提高員工技能和素質,還需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最終為國有企業打造出具有專業素質的人力資源管理隊伍,進而推動國有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