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燕
(中共佳縣縣委黨校,陜西 佳縣 719200)
當前,在我黨的干部隊伍中,既有一部分思想比較保守的老干部,也有許多新鮮血液、思想比較活躍的年輕干部。老干部和年輕干部在價值觀上是存在差異的,這種差異必然會給黨校的教育培訓工作帶來一定難度,這就要求基層黨校要根據干部教育培訓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著力于培養更好優秀的黨員干部。
在對基層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的時候,將實際需求與理論知識結合在一起,不僅是學風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其會直接對我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造成影響,這也是黨校開展教育工作的靈魂所在。一旦黨校教學實踐沒有相應的理論作為支撐,那么教學實踐內容不但變得單一、枯燥,且實踐活動也會缺乏相應的思想性,無法從根本上對黨員干部心中存有的問題及疑慮予以解決,也就使得黨校開展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同時,在開展教育培訓的過程中,若是對理論知識產生的背景、功能作用認識不全面,對干部教育培訓只是走走過場,未與他們的實際工作相聯系,深入去調查現實中存有的問題,那么來參與教育培訓的干部既不能深入理解、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回到工作崗位也不能有效地用于實踐,也就無法提高他們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
雖然我國在法律法規方面對基層黨校干部教育培訓提出了寬泛性的要求,但在具體要求、保障方面還是存在不足的,這就間接對黨校教育培訓管理秩序造成了影響。黨校雖然根據我國的法律法規制定了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學員管理制度,但往往因執行力不夠,在考評、約束學員方面未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同時,在基層地區黨校承擔了所有干部的教育培訓任務,在培訓工作開展過程中,也就沒有根據市場對相應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調配,如:培訓對象調配機制,只是單純地考慮了宏觀需求,對于干部自身的實際需求卻予以了忽視,也未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也就無法有效調動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縱觀現如今基層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是非常突出的,大部分教師專業不對口,其資歷閱歷以及實踐經驗都存在倒掛的現象。且一些地方的基層黨校基本上沒有組織過教師去進修、學習,也未邀請一些專家學者到校開展講座,這就導致基層黨校在處理干部教育培訓中出現的問題時難以進行靈活處理,也就無法對參與培訓干部產生較強的吸引力和啟發力。此外,還存在干部參與培訓與崗位安排出現脫節的現象,干部在黨校培訓中的種種表現,并不會對其崗位的晉升造成影響,不論培訓的效果如何,都不會影響到干部自身的利益,也就沒法對干部起到嚴格的約束作用。
為了能有效提高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就要對培訓內容的實踐性予以重視,嚴格遵循理論聯系實踐的工作方針,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調整、創新教育培訓方法,以對黨校干部教育培訓成效予以提升。同時,在實際的教育培訓工作中,黨校還要注重實踐工作的開展,真實模擬干部的工作情境,積極指導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予以解決,并堅持以現代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將自身的想法、觀點表述出來,互相分享、研究具有較高價值的觀點。此外,黨校在教育培訓干部的時候,還要避免干部出現思想政治方向理解錯誤的現象,要堅定正確、科學合理的政治路線,在實際工作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而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且黨校還要在尊重干部意愿的前提下,加強對他們處理突發事件、溝通協調能力的培養,有效地拓展理論教育,使其堅定信念,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
要想基層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就要對培訓機制予以完善。一是嚴格執行黨校的相關規章制度,如:教學管理、學員管理以及成果考核,只有營造良好的校風和學風,才能在調動黨員干部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提高他們學習的成效,且黨員干部參與到教育培訓過程中的表現以及最終的成績都要列入到考核中,作為他們晉升的主要依據。二是培訓教師要積極主動的和基層干部多溝通、交流,根據干部隊伍的實際需求及情況制定培訓的內容、方式,保證培訓目標與當下要求是相符的。同時,還可向干部發放調查問卷、開展座談會,以找到他們在理論、實踐中的薄弱點,從而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切實增強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只有不斷加快黨校師資隊伍建設,堅持高素質與改善結構相結合,才能有效保障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質量。對基層黨校而言,可以高薪外聘一批具備扎實理論基礎、實踐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或是專家學者到校兼職教師,進而建立起高質量的師資隊伍。而對黨校自身的教師而言,則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且黨校也要多給教師創造機會,讓他們外出去進修和學習,以增長黨校教師的見識,讓他們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講課能力,進而促進黨校干部教育培訓效率的提升。
據上述的分析可知,針對當前基層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基層黨校一定要認真思考、認真分析,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在培訓期間要強化實踐應用、完善培訓機制以及加快師資建設,讓教育培訓工作更加的貼合實際,真正培育出更多優秀的黨員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