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6131)
由于貧困山區經濟的落后,信息的封閉,導致有很多家長無法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家長認為,讀書沒用,即使上了大學也不好找工作,倒不如早點出去打工賺錢。大多數孩子讀完小學、初中就已經選擇了輟學,然后去城市打工賺錢,這些落后的思想觀念使很多山區的孩子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機會。
由于種種原因,貧困山區的教學大多是本地民辦教師。這些教師并非科班出身,而且也極少去參加師資培訓,造成了自身專業能力差,教學水平不高,知識結構老化,教學方法非常陳舊,這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是照本宣科就是照搬照寫。存在著死記硬背的現象。因此,無法滿足當今教育發展的需要。
隨著國家一系列扶貧政策的開展,大多貧困地區已實現了普及義務教育,但因資金,教學設備等多方面的制約。貧困山區學校的網絡、圖書等資料依然十分匱乏。學校器材較少,圖書較少。音樂課、體育課、圖書室成為了孩子們的奢望,這顯然不利于孩子們的全面發展。
在貧困山區任教的教師大部分使一些民辦代課教師,他們極少受過專業教育,而且教師隊伍不穩定,能夠扎根留下了的大多是本地人。來自城鎮及縣城的教育很難扎根貧困山區。由于人員緊張,很多教師擔任了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這無疑也增加了教學的難度,教學的質量也難以保證。
近年來,國家對貧困山區教育投入上千億的資金,雖改善了部分學校的辦學條件,但是具體落實到每一個中心學校和教學點仍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很多村小公費緊張。只能購買一些必須地辦公、教學用品來維持正常上課。已無力購買其他相關課程設備及教學資料。
經濟決定教育,只有經濟發展了教育才會發展。因此,政府需要大力的支持貧困地區經濟的發展,加大扶貧的力度、制度。并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政策,改變貧困山區落戶的面貌。只有經濟發展起來了,才會有更好的教育,教育的發展也離不開強有力的物質基礎做后盾。因此,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
在貧困山區,大多數學生家長受教育程度較低,教育觀念較差,見識也較少。而且因常年居住在山區,對新鮮事物更是知之甚少。他們的觀念是:培養孩子,只需要認識幾個字就可以了,多學也沒有任何意義。打工賺錢才最實用。這種淡薄的教育觀念嚴重影響到了孩子的上進心、進取心。因此,我認為在貧困山區開展普及教育知識的講座非常有必要。必須提高貧困地區的全民素質,讓家長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完善教育的理念。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治校之道,教師為本。教師在人才培養中占有主導力量,同時也是貧困山區教育發展的主要參與者。由于貧困山區學校工資低、條件艱苦,很難吸引到優秀人才來任教。在這種情況下,可采取多種形式的師資隊伍建設。如:教師流動制度,山區與城鎮、縣城建立對口支援的關系。另外,不斷增加現有的鄉村教師培訓制度,并給予他們更多的學習機會。來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開展遠程教育、線上教育,來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高校師生參與貧困山區支教活動來支持貧困地區的支教活動。因貧困山區的教育思想和文化極其落后,高校師生可抓住貧困地區的現狀,以思想幫扶為主,打造一直支教隊伍。并將先進的思想、文化、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傳遞給山區的孩子們。
從目前的貧困地區的教育狀況來看,經費的投入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就是國家政府需要加大對貧困地區教育的投入,以確保貧困地區教育經費的專款專用。以此來支持貧困地區教育的發展。那么從當今形式來看,顯然單單依靠國家的扶持,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第二方面也就是當地學校需要根據自身的特色,從而吸引更多的社會團結、組織及個人來校進行教育投資,并以此來增加貧困山區學校的教育基金。
在當今的貧困山區學校,雖然部分學校已經得到了政府、社會各界團體的幫扶,但是目前的教育現狀仍然是不容樂觀。貧困山區教育問題依然是我們的持久戰。教育的發展需要以經濟為基礎,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教育。二者密不可分,絕非單方面可以做到的。除此之外,還需要各級政府、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加大貧困地區教育的投入,完善各方面的教育制度。提升貧困山區教育觀念,改善貧困山區教育落后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