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軍
(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廣西 崇左 532200)
中國傳統文化在現在發展不錯,因為大家逐漸地認識到了傳統文化對于我們國家文化發展的意義。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歷史地象征,傳統文化不單單是指文字,還有建筑、服裝以及繪畫,我們需要將這些因素與現代化的環境藝術結合在一起。環境藝術是一個新型的學科,想要更好的發展就需要與我們國家本土文化有效結合,這樣才可以做出更好的環境藝術設計。
我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眾多優秀的文化,這些文化被人們世世代代的傳承下來,其逐漸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待人接物的禮儀、人們應該具備的良好品質等,其不僅體現著區域民族特色文化,還是人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國傳統思想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文化為主,并且將一些其他思想文化融入其中,如道家思想,盡管這些思想理念有著一些差別,但是其中心思想都是反映中華人民優秀的道德品質、民族統一等理念。傳統文化是由眾多文化元素共同組合而成,每一個文化元素都能夠向外展示獨有的藝術魅力,如年畫元素體現著人們對未來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祥云圖案是人們表達喜慶、吉祥、祝福的常用圖案、繪畫元素能夠將不同時期的文化和景色以直觀的形式展示在人們的面前,這些文化元素都具有不同的意義,將其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當中,能夠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相關技術人員在對城市環境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想要將傳統的優秀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必須深入研究每一個文化元素所代表的意義,尋找傳統優秀文化與當代優秀文化之間的共性,然后將二者相互融合,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改進,使得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之后的環境藝術,符合當今社會大眾審美,從而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和游客前來參觀。
根據目前情況來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主要方向就是中西結合,傳統文化元素的合理化的融入屬于環境設計的載體,也可以將設計者內心的思想表達出來,以此來更好實現優質的藝術意境。傳統文化更利于人們引起共鳴,再加上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合理化的融入可以有效滿足人們的審美觀念的需求。同時,傳統文化元素還可以給設計者提供更多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想法,利于更好地符合城市發展的需求,設計者在開展環境藝術的時候,在設計中融入設計者個性化的理念,并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個性化的傳統元素,以此來更好地加深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并且還可以將傳統文化獨特的魅力充分地展現出來。
用形也是一個比較好理解的名詞,顧名思義就是將傳統的圖形重新使用在一個新的事物上面,讓這個圖形在這個載體上發揮應有的作用,就是為這個圖形重新規定了一種環境、但是該圖形還是會保持原有的意義,就只是將其更換一種環境,當然了,兩者結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兩者的材質是否可以融合,兩者結合在一起是否可以發揮想要的效果,必須要發揮出圖形最大的效果,這樣才可以表現出獨特的韻味。例如,現在的一些服裝設計師,就利用一些特定的中國圖案縫制到衣服上面,這些圖案就可以發揮出自己獨特的價值,這件衣服也會成為炙手可熱的服裝,這說明兩個事物結合在一起以后就發揮出了1+1>2效果。例如,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利用傳統的亭子,為人們營造一種休閑、溫馨的環境,這也是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文字不僅僅是人們日常溝通交流所使用的工具,同時也是一種獨特的傳統文化元素,不同形體的字體和書法都體現著不同的傳統文化,在現代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當中融入文字元素,運用不同風格的古詩詞或者書法形體,使得建設完成之后的環境藝術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從而提高景觀的藝術美感。我國文字是由甲骨文經過一系列的演變而來,在不同的時期,人們對文字的形體進行改編,并且不斷地創造出一些新型的文字,使得我國文字種類豐富多樣,在將文字元素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時,要根據景觀的用途、區域民族特色、區域歷史文化,選擇合適的文字字體和展現方式。如大唐芙蓉園中的唐詩峽,以石碑刻印的方式展現眾多著名詩人的書法作品,人們在觀看這些書法作品時,不僅能夠欣賞詩詞中蘊含的景象、情感,還能夠了解不同形體書法之間的差別,從而逐漸提高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有利于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中很多方面在如今依然非常盛行,社會的發展,大眾的審美眼光也會有很多的不同,我們需要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必須要充分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然后在理解文化的基礎上對其中的含義進行延伸,這樣傳統文化才可以在現代化社會中得到更多的發展。中國的文化不僅僅有長度更是有寬度,在以往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的文化往往是領先于世界各地,中國的文化相比來說更加有厚重感。例如,中國的詩詞就可以為環境藝術設計提供靈感,詩詞使用于環境藝術設計就是形神并舉的最好表現,“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為后人留下的寶藏,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的時候借鑒這句話可以為人們營造出更加愜意的環境。
綜上所述,在努力實現民族文化復興、建設文化強國的道路上,環境設計擔負著重要的紐帶作用。只有把握好傳統文化的精髓,將其與現代設計理念融會貫通,才能在構建屬于我們自己的現代環境設計理念與體系中,找到繼承與創新的平衡點,不斷推動現代環境設計行業的前行,進而擴大中國設計在世界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