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第三中學,浙江 溫州 325028)
校本教研是教師間實現交流協作,資源共享,智慧碰撞的重要學習方式。真正有質量的校本教研活動對提升教師的教育理念及教學方法至關重要。但,當前部分學校的教研組主題活動內容簡單,基本上沒有“研”,處于流于形式的淺層次教研狀態。如何創建更好的教研組環境,把握大潮流,更好的改變教與學的局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怎樣在實踐中對已有的教研活動進行提升和制度化,構建多樣性與針對性相結合的教研的內容和形式呢?我們教研組近幾年致力于構造一種獨特的教研組文化,依托獨特的學科特色,將學科特色項目融入常規的教研活動,并不斷拓新學科特色,借助學科特色提升師生科學素養,開展有效教研。本文結合本校教研組創建的學科特色,闡述我們的實踐。
常規教研是學校日常開展的一般性教研活動,圍繞集體備課,聽評課,作業,評價等活動過程,它是學校教學管理中的重要一環,是教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提升自我的平臺,對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常規教研的弊端也逐漸顯現:一是主題不明確,針對性不強,二是研究范圍窄小,局限于“教”疏于學生的“學”,三是形式單一。
為進一步提高溫州市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遵循教育基本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2016 年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推出教學新常規,規范了“備課,上課,作業,評價”四個環節的教育教學工作,以及提出了學科教學建議及課型要求。我們科學組學習研討之后結合科學學科自身特點做了三年規劃,從試行到落實再到推進。我們常規的校本教研主題主要圍繞兩方面開展:一是落實、推進教學新常規,二是深化“學做教”學習型課堂變革。
新課程標準提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樣學生才能獲取知識,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我們的課堂結構包括自學-互幫-釋義-展示-檢測等環節。這既是我們上課常規的建設,也是我們學校課堂變革的具體形式。我們把實驗探究的過程列入自學互幫環節。該環節有實驗員記錄員觀察員超板手解說員,確保每個學生都到課堂中來,而不會游離在外。我們不斷的實踐,不斷的請專家指導,逐漸補充完善。從而提煉出具有科學特色的“學做教”課堂。就“自學—互幫—討論釋疑—展示—檢測”這幾個環節,列表細化每種課型的大致流程,以及每個流程所要達成的目標。我們是想用制度化的常規,規范教師的教,最終指向學生的學習常規。
我們在落實推進教學新常規的同時,也在不斷深化課堂變革,我們主動承擔,敢于展示,通過亮相鞏固課堂變革的成果。
教育應該把握當下,關注發展。我們教研組把握教育潮流,響應號召,積極對“學與做”科學特色課程不斷創新??茖W組于2015 年設立了一個二級備課組,稱為項目組,項目組所有的成員依然是科學老師。項目組承擔多項校本拓展課程,例如steam 融入科技特色課程,電子科技小制作,生態農場的開發,模型社團等。這三項課程我們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在七八年級開設,一周一次。
這兩年,steam 課程大熱,故“steam 科技特色課程”即成為我們教研組把握教育潮流,抓住機遇形成的最大特色。項目組組長提出的“微stem”概念,更是引發教師和學生極大的響應。一個steam項目,并不簡單,工程繁雜,且耗時都很長。所以我們的項目組提出“微STEM”的概念,也就是在STEM 的學科融合的理念下,以學習者為中心,利用簡單的器材,課堂內完成一個工程項目的微主題活動。它可以讓孩子置身真實情景,解決真實問題,幫助孩子們學會科學地學習,無形中樹立一種整合學科、系統解決問題的理念。這些年在校科技節上舉辦的典型的例子有: “鐵絲陀螺”“聲震小風車”“紙橋搭建”“雞蛋撞地球”……
我們積極探索“學與做”科學特色課程,在13 年的時候提出steam 教育融入學??萍继厣n程,16 年,促成了steam+學與做的特色課程。目前我們已經做到了讓stem 教育融入到“學與做”科學教育特色課程中。
科學素養是科學教育的理想目標,科學教師科學素養的具備程度直接影響到能否培養出符合時代需要的人才,只要科學教師具備了高水平的科學素養,培養每個學生科學素養的教育目標才可以有所保障。
其一是創設機會,提升教師的學科業務能力。因為“學與做”科學特色項目的特殊性,我們始終認為,引領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教師需要具備扎實的實驗基本功,所以,我們也尋找機會提升教師實驗技能,很多老師紙上談兵的能力有,但是實踐動手的能力恐有欠缺。我們組織青年教師實驗技能比賽,組織全體科學教師走進學校實驗室,認識、學習、解讀實驗室每一樣器材。
其二是搭建平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秉著“請進來、走出去”的原則,在組內開展各種活動,有請進專家為我們把脈教學的,也有帶領團隊外出考察學習。同時積極推選她們參加各級各類賽事,以更好的促進青年教師在教學實踐,教學方法等方面主動積極鉆研,提升學??茖W組的整體教學教研水平。下表即是2017 年,組內開展的部分關于青年教師的系列活動,以及在此活動之后收獲的成績。
綜上所述,我們在校本教研的過程中,教研組每個成員都真切嘗到了有效教研帶來的甜頭,作為教研組長我也深切認識到找準切入口,打造具有學科特色的“學與做”科學教育特色項目的重要性。我們僅僅圍繞此特色項目開展常規教研活動,不斷拓新特色項目,提升師生科學素養確保有效教研??梢哉f我們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為我們教研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