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小學,河北 廊坊 065001)
在大教育觀的視野下,學校教育的進步與社會、家庭互動合作進程是密不可分的。開門辦學,讓家長參與,讓社會關心,這樣的學校就不會成為“孤島”,教育就會逐漸擺脫封閉。良性(深層次)的家校互動將對學校教育產生深遠影響,這是家校互動的重要意義所在。也正因為此,它已成為基礎教育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核心之一。良性的家校互動至少要求學校給予家長回答權利,即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評價權,同時需要一定的制度設計,比如家長委員會的制度、聽證制度、評價制度等。良性的家校互動中,“家長”、“教師”這兩個因素實實在在地貫穿著教育始終,說到底這是一種平等的對話,而非一場斗智斗勇的博弈,在這之中,沒有輸贏,只有為了學生成長這一共同心愿。良性的家校互動不僅對學生的培養有利,對教師的成長也有很大幫助,教師在經歷為家長建立信任的“鍛煉”后,將會對學生的關注更加敏感,對自身教育教學行為的評價更加精準,專業能力和專業境界得以提升。
家校合作,共育人才。在當今教育與社會、學校與家庭密不可分的情形下,實現有圍墻的學校與開放的社區、生存的家庭之間的聯結與鏈接,是學校教育產生校外效應的必然選擇。新型的家校關系是著眼前瞻育人、高尚育人、理智育人的高度,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好的人際、家庭和社會和諧環境,也可以讓學生在校成長快樂,更可以讓學生在家庭成長幸福。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網絡互動平臺,召開家長會討論和老師家訪調查,能極大地改善學校與家長和社會的關系,樹立教育的良好形象,拓展德育渠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多方挖掘家長資源,讓家長有效參與到學校課程建設中來,應是家校合作工作的重點。學校規范三級家委會的產生,努力構建家校雙方互動的新型合作方式,一方面變單向信息傳輸為雙向的互動交流,另一方面讓家長從“校外參與”上升到“校內參與”。
協助學校完成學生成長體驗課程中的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如:讓有戶外運動經歷豐富的家長給孩子上一節生動的戶外活動技能課,了解在戶外活動中要注意的事項和遇見問題的處理方法。讓在防疫部門上班的家長給孩子上一節衛生防疫知識和方法的常識課。讓學生了解并掌握生活當日常的衛生防疫方法。比如,如何正確的洗手才能有效的去除手沾染的細菌,公共場所的衛生習慣和養成等。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科技的飛快發展,家校互動的方式也變得更加科學信息化。這些家校互動平臺面向全體學生、家長和學校教師,是學校和家庭聯系的紐帶。家校雙方通過建立完善的互動平臺,加強實時聯系與溝通,從而通過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統一。
課題組綜合運用“樂教樂學”、“釘釘”微信和QQ 等家校互動平臺,開展家校互動活動。“樂教樂學”APP 是我市教育系統主要使用的家校互動平臺,學校不僅可以通過平臺推送向全體家長及學生發布和宣傳電子產品對視力和身心健康的影響,讓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關注“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抗拒電子產品的誘惑”,還可以幫助家長向學校教師及時反饋少年兒童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幫助其成長。“釘釘”作為一款綜合應用軟件,不僅可以做到家校溝通的高效靈活,而且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進展創建不同的班級群;同時,學校和家長還可以隨時看到學生的進步動態,共同分享少年兒童成長所帶來的喜悅。更重要的是,教師還可以和家長及學生進行實時線上互動,集中或單獨進行視頻和連麥活動,做到家校共通、齊抓共管。QQ 和微信互動平臺的使用,使得家校互動更加方便、快捷和常態化,且更加豐富了家校互動平臺的方式,也拓寬了家校溝通的渠道。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與人溝通的范式越來越快捷簡便,但要注入情感上的交流我們家校互動還是離不開傳統方式的家長會和家訪。讓家長參與教育。請家長進校參與學校教育活動,以了解學校,認識學校與學校保持一致。我校每個年級都要建立家長理事會,作為家長代表參與學校方針、政策的制定,參與學校后勤的管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隨時讓家長進教室聽課,家長與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學更透明。讓學校和家長之間的互動更之間更密切。而家訪又是老師和家長及學生情感聯系中點對點的互動交流形式。這個形式下能夠彌補網絡溝通下情感聯系的不足,能更好的進行心理引導,畢竟每個孩子的成長是多種因素合力完成的。這樣就能夠有針對性的對每一個孩子個性化的引導和教育。
通過這幾點不難看出學校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因素,才能營造一種積極合作的家校文化氛圍,讓家長覺得自己擁有學校所需要的資源,自己就是學校不可或缺的資源,自己可以對學校、對學生的發展有所作為,把家長潛在的資源變成現實的資源,把言面上的合力變成真正踐行中的合力,使家長對學校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家長成為“家長學校”舞臺上的“主角”,從而實現資源共享最優化,教育合力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