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嵩山
(江門市廣播電視臺,廣東 江門 529000)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現代化背景下發展都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支持,任何媒體形式的融合都需要通過數字技術實現。隨著網絡技術在媒體領域中應用越來越普遍,傳統媒體的新聞信息傳播與受眾的需求出現不相符的情況。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媒體領域需要利用現代化技術和理念,促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這也是媒體發展的主要方向,是充分發揮媒體在現代化社會發展積極作用的途徑之一。
傳統媒體留給受眾的印象非常深刻。比較常見的傳統媒體包括電視、廣播、雜志以及報紙等,電視和廣播等類型的傳統媒體則屬于流媒體,而雜志和報紙等類型的傳統媒體則屬于紙質媒體,兩種不同的傳統媒體形式各有優點。例如:報紙的優點是方便存放和攜帶,便于在任何時間閱讀;期刊的主要特點則是內容的專業性強,具有可靠性。流媒體和紙質媒體都是比較常見的傳統媒體類型,數據信息具有可信性和真實性,并且在受眾的心里和媒體行業中具有一定權威性。但是二者也存在不足,雜志和報紙等紙質媒體的傳播形式比較單一,通常受眾在閱讀之后就會將其放置起來,影響相對較小。而電視和廣播等形式的流媒體,有效地補充雜志和報紙等紙質媒體的不足,在傳播新聞信息的過程中增加音樂、聲音和圖像等元素,受眾在觀看時更為容易接收到這些信息。相對而言,電視和廣播形式傳播信息有一定的生硬性,受眾在接收新聞信息時較為被動,不能根據自己的意愿和需求選擇信息。新媒體基于這一情況出現,對傳統媒體造成強大沖擊,改變傳統媒體發展和運營的規律。傳統媒體必須與社會的進步保持同步,改變和創新自身的發展經營模式。
新媒體就是利用新信息、新網絡和新技術等應用在實際中的新型媒體形式。目前,人們常規接觸的新媒體包括數字雜志、數字電視、手機報紙、網絡電視等,與電視、廣播和雜志等傳統媒體對比分析,新媒體傳播的內容和方式的多元化特點更為突出,并且據有豐富性。很多相關的產業通過新媒體傳輸數據、調查和收集客戶反饋的信息等,信息的傳播效果更好、覆蓋面也更為廣泛。學術界對融合媒體的定義主要分為兩種,分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進行概括。廣義上的媒體融合是指包括所有媒體形式與之相關因素之間展開的融合;狹義上的媒體融合是指不少于兩種媒體元素或是形式上的融合。從媒體融合的定義角度來分析,數字電視、數字雜志以及網絡電視等都屬于新媒體,是狹義上的媒體融合,而新媒體產業鏈的相互聯合則是廣義上的媒體融合。
近年來,隨著技術和社會的進步,出現多種不同形式的媒體,電視、報紙以及廣播等傳統媒體的作用越來越弱;并且在技術進步的前提下,新媒體的運行體系也不斷完善。在這樣的媒體發展環境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發展的主要方向是融合,這樣才能夠促進媒體行業更好的發展。媒體融合不是以強制的方式將媒體形式進行結合,而是從不同媒體的特點出發,參考媒體的運行機制等因素,將媒體有效地結合起來。同時,傳統媒體企業也需要與新媒體企業進行創新合作,共同探索出適合當前環境下發展媒體行業的路徑;其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能夠實現而知的優勢互補,使雙方都能夠獲得良好的發展,形成合作共贏的局面。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已經發展得較好,我國也為保證媒體行業良好的發展前景、保證發揮媒體的積極作用,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促進媒體融合的深度創新與改革。此外,相關部門從文化領域展開相關活動也在不斷地落實中,進一步優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當前的媒體格局已經發生很大變化,新媒體類型和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媒體之間的界限也變得模糊,媒體融合也成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發展的主要方向,是媒體行業進步和發展的主要途徑。
在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中,傳統媒體在我國的媒體行業中都占據非常大的比例,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也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例如:電視、報紙和期刊等傳統媒體行業中,有著很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包括記者、新聞采編人員以及主持人等。但是,從應用新媒體技術角度進行分析,從業人員和研發人員的數量相對較少,對相關技術的熟悉程度偏低。在實際應用新媒體的過程中,部分新聞采編人員在工作中無法很好的適應網絡工作模式,不熟悉網絡編輯等工作,雖然編輯人員有很深的文字功底,但是在使用計算機或是手機等設備處理新聞信息時常常遇到困難。加上新媒體在當前社會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事相關工作的從業人員的綜合能力與素養沒有滿足新媒體的發展需求。從以上情況來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需要培養專業的人才,以便促進媒體融合發展。
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變化速度都很快,新聞媒體報道工作涉及的內容和中心思想也可能隨時發生變化。作為媒體工作者,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信息的真實性,并且需要在第一時間發布和傳播信息。可見,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需要提高工作人員獲取信息的及時性,利用好自身的優勢。例如:江門市廣播電視臺通過一線采編記者,第一時間把采訪的信息通過傳統媒體電視新聞《新聞共同睇》《江門新時空》和新媒體“邑網通”app、江門市廣播電視臺抖音號同時發布。由此可見,傳統媒體的優勢是專業性較強,而新媒體的優勢是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等,二者的融合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新聞信息的篩選和傳播。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能夠提高新聞信息發布的準確性和實效性,便于受眾第一時間獲取相關信息,并且能夠保證信息的權威性以及嚴謹性。因此,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二者的融合發展,并且強化發展過程中媒體工作人員獲取信息的及時性,從而保證媒體融合發展的成效。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對媒體產業結構展開積極地探索,建立新型的媒體產業聯盟,尋求適合媒體融合發展的新途徑。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傳統媒體需要利用自身的優勢,結合平臺和資源等要素,與新媒體展開合作,形成產業聯盟。例如:江門市廣播電視臺先后成立新媒體中心和廣電網紅中心,并打造“江門邑網通”app 平臺,是一款匯集新聞資訊、視頻直播、城市社交圈、政務服務以及便民應用等特色功能于一體的生活軟件,將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聯合發展。廣播電視本身的專業性非常強,可以與網絡技術提供方和供應商合作,在媒體領域中形成新的聯盟關系。目前,騰訊、愛奇藝、優酷等網站是網絡視頻平臺中實際應用效率較高的平臺,可以促進此類媒體企業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形成新型的合作關系。只有創新媒體產業結構,才能夠達到創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模式和途徑,保證媒體融合發展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需要在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條件下進行,并且相關部門應在政策方面給予一定支持。在媒體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版權保護是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性問題。傳統的版權保護方法和相關法律法規與現階段的媒體融合背景不相符,且版權保護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加。在傳統媒體行業的過程中,版權保護主要是針對原創作者著作權的保護,而在媒體融合的環境下,還需要網絡刊物的數字版權、著作權以及使用授權等。國家針對媒體融合背景下的版權保護進行深入研究,探索新的保護方案,并且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希望能夠使法律法規做好媒體融合背景下的版權保護工作。實際上,明確權利的歸屬問題,才能確保各方利益得到保障;保證法律法規有效性,也更能夠適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對版權保護的需求。
在現代化技術的支持下,傳統媒體逐漸面向網絡化、多元化發展,與新媒體進行融合是其發展方向,媒體發展最終將走向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道路。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走向媒體融合的發展道路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數字化時代的特點,采用多元化的經營方式,這樣才能夠適應媒體領域的發展環境,并且向受眾傳遞正能量的、有用的、可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