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端旭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4)
電視游戲節目秉著娛樂大眾、全民狂歡的宗旨,以眾聲喧嘩、娛樂至上的形式展現于屏幕前。當人們提及傳統電視游戲節目時,棋牌類電視游戲節目就被首先提起。棋牌游戲一直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這類項目不僅深入受眾群體,而且具有益智性、互動性等特點。特別是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在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棋牌類電視游戲節目不斷涌現于電視熒屏中,各大衛視紛紛制作播出帶有其地方特色的棋牌節目,實現了電視娛樂功能的回歸。然而任何文藝現象、藝術形態、藝術種類的出現都有它的特定的歷史文化原因,也會受其賴以生存的特殊文化場域影響。筆者將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探析傳統棋牌類電視游戲節目背后的現象。
每當提及棋牌類游戲節目的興起、產生和發展,就離不開對其民間文化場域的思考。那么何為“場域”?“場域”是人類行為的一種概念模式,也是社會學的主要理論之一,社會分化造成了場域的多種多樣。場域是一個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社會空間,而在社會中,人們的每一個行動都會被所發生的場域影響,場域不僅包括存在的環境因素,而且也包含人類行為及與此相連的諸多因素。棋牌類游戲節目從整體到多元的變遷,是傳播本土化融入地域性特色的產物。
為了更好地穩定節目收視率和擴大收視群體,地方臺根據受眾喜好設置帶有本土特色的棋牌游戲來迎合受眾的喜好,以《快樂無敵大PK》為例,該節目深入受眾群體,了解受眾休閑日常,采用真人秀的方式進行制作。而參賽選手也全是平民草根出身,來自社會各行各業,有個體經營戶、有辦公室職員、有飯店老板、有退休老人,涉獵群體彈性大、受眾粘性高,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棋牌愛好者。節目播出的是受眾呼聲最高、反響最大、可玩性最強的四人斗地主,又名“三打一”。
我國是悠悠歷史大國,而棋牌文化在中國社會發展歷程中,也占據著一定的歷史地位。許放明曾經明確指出,下棋與打牌作為我國民間文化與休閑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休閑功能之外,棋牌運動本身所具備的競賽特性還可以滿足人們取勝的心理需要,一旦獲勝帶來巨大喜悅,產生娛樂效果。同時這類業余活動又是積極用腦的過程,更為重要的是,這是一種重要的互動,棋牌類活動可以極大地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不論是在幽靜安謐的鄉間地頭還是在擁擠熱鬧的胡同巷口,一桌、幾凳、數人就可以開啟一場娛樂與智慧相伴、競技與腦力結合的牌局。棋牌游戲搬上了電視熒屏,誕生了棋牌類電視游戲節目。這一濃濃的市井氣息通過熒幕傳遞給受眾,產生移情作用,使受眾置身其中。
這類節目從明星效應中跳脫出來,充分體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真正正做到草根、親民、娛樂大眾的理念。當娛樂精神成為了大眾文化的重要部分,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涌入為此類節目打開了一個新契機,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社會大眾越發希冀能縮小與上層精英之間的差距,模糊精英化與大眾化的距離,一瞬間,大眾狂歡、眾聲喧嘩、全民娛樂的思想漸漸成為主流。應運而生的棋牌類游戲節目很好地為大眾情緒提供了一個宣泄口。無論是從這類節目前期的組織、策劃還是到后期的制作與宣傳上,都已經具備了互聯網及自媒體時代“社會化生產”這一鮮明特征。有研究者明確指出,“真人秀節目實際上提供了一種平等化渠道,使觀眾對參與者有心理上的認同,從一類人心理出發,觀眾將從參與者追逐以獲得觀眾同樣感興趣的東西的過程中得到了補償性體驗和替代性滿足,這些人的成功帶來了其自身的喜悅。而對于傳統棋牌衍生出真人秀形式的游戲節目來說又何嘗不是呢?這些因素使得棋牌類游戲節目能在與眾多后起之秀的節目競爭中獨樹一幟、屹立不倒。也使得市井、草根、娛樂、本土的節目定位深入人心,成為地方臺穩定收益、固定收視、植根本土棋牌特色的根本原因。
在當下這種媒介融合、信息爆炸、自媒體飛速發展的娛樂時代和消費社會的語境下,人們越來越崇尚“快餐式”的節目觀感和體驗。傳統棋牌類游戲節目要想在當下的娛樂大潮中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必須及時捕捉外界紛繁多樣的形式變化、居安思危,抓住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優勢、揚長避短,要客觀冷靜地分析自身存在問題和未來生存道路。其次,要努力創新、減少復制率;要革故鼎新、增加觀賞性。要避免過度娛樂化、商業化、低俗化造成的“娛樂至死”現象,從而降低節目自身品味和節目質量,要避免單純迎合受眾喜好而失去自身臺風臺貌;要抵制執迷巨額商業利潤而喪失節目自我定位。再次,創新不能停下腳步,在努力穩定固有的收視群體之上拓寬節目受眾,吸引更廣范圍的收視群體和提高更大程度的宣傳力度。適應媒介融合發展趨勢,利用新媒體平臺拓寬宣傳渠道,實現穩定發展的目標。
綜上所述,開展和舉辦棋牌類電視游戲節目有其重要的現實需求和意義,通過電視這一傳統的大眾媒介來傳播棋牌類游戲,不僅能引導正確的社會價值觀、豐富人們的生活趣味,而且能充實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競技觀戰中消磨閑余時光。同時,開展棋牌類電視游戲節目還能穩定地方臺電視媒體的收入,擴大地方臺電視節目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在媒介融合趨勢下,對地方臺電視媒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