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園鵬
(中共大寧縣委黨校 山西省臨汾市 04230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遵循打鐵必須自身硬、強黨引領強國的邏輯,統攬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深入思考世界第一大黨的建設問題,形成習近平強黨思想,創造性回答了新時代把我們黨建設成為世界最強大政黨的問題。從毛澤東建黨學說到習近平強黨思想,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科學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持續為黨的建設實踐提供行動指南。
在恩格斯看來“所謂的客觀辯證法是在整個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謂的主觀辮證法,即辯證的思維,不過是在自然界中到處發生作用的、對立中的運動的反映。”當然,客觀辯證法不只是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人類社會發展之中。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亦即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運動發展與我們的思維認識對它的反映和把握“這兩個系列的規律在本質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現上是不同的,這是因為人的頭腦可以自覺地應用這些規律,而在自然界中這些規律是不自覺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無窮無盡的表面的偶然性中實現的。”2這表明,我們對一個學科在邏輯上進行架構,搭建起足以支撐這一學科的論證體系和豐富內容,既要有體系上的嚴謹、邏輯上的嚴密、論證上的流暢,還要有內容上的科學、觀點上的正確、實材上的充足。列寧指出:概念“不是空洞的外殼,而是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人的實踐經過億萬次的重復,在人的意識中以邏輯的式固定下來”2。同時,概念既凝練地反映著對象,其內涵與外延又追隨著對象處于變化與流動之中。“人的概念不是不動的,而是永恒運動的,相互過渡的,往返流動的;否則,它們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8比如,“先進性”這個概念,是對我們黨本質屬性的反映,是黨建學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范疇,它本身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是具體的又是普遍的,其內涵與外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所區別。我們對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認識和概括是不析完善和發展的,戰爭年代是一種內涵,和平建設時期則是新的要求。再如與黨的建設學科密切相關的“人民”概念,在我們黨的發展歷史中,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時期,其內涵與外延也會有所不同、有所變化。
有了一個好黨才能引導革命走向勝利,否則勝利就靠不住。"WP#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始從執政黨的角度,有意識地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主線來抓,著眼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注重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戰略高度闡述黨的全面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并深刻揭示了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在他看來,黨的領導是事關制度方面的方向性問題,黨的建設是關涉黨自身發展的問題,堅持黨的領導與加強黨的建設是執政黨治理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有機統一,互為補充。習近平還基于黨所面臨的復雜形勢,深刻揭示了黨的建設所具有的戰略作用。他指出:“只有進一步把黨建設好,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我們黨才能帶領人民成功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在他看來,管黨治黨事關黨、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習近平將黨的建設放在國家治理大棋局中的重要位置予以謀劃,形成統攬“四個偉大”(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中,采取了一系列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的新舉措,使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展現新氣象,推動黨的建設實現革命性變革。
毛澤東第一次把黨的建設形象地稱為“偉大工程”,體現了他對黨的建設任務艱巨性、長期性、復雜性、系統性的深刻認識。這是毛澤東基于對中國共產黨與中國革命之間關系的科學判斷。早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文中,毛澤東就從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所扮演的領導角色及承擔的任務出發,闡釋了黨的建設任務的艱巨性。他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整個中國革命運動,是包括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在內的全部革命運動,這樣的任務是非常光榮的,但同時也是非常艱巨的。沒有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現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這樣的任務是不能成的。在這里,毛澤東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與中國革命的關系,從革命任務的光榮與艱巨出發,突出了黨的建設任務的艱巨和偉大。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提出黨要管黨的思想,并要求“聚精會神抓黨建”;江澤民鮮明提出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大課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造性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總之,毛澤東建黨學說著眼于建黨,重在思想建黨;習近平強黨思想著眼于管黨治黨,旨在理論強黨。兩者都堅持統攬黨的自我革命與偉大社會革命,是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如何建設黨”共同歷史課題的時代解答。從毛澤東建黨學說到習近平強黨思想,形成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譜系,詮釋了中國共產黨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歷史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