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效松
在小學老師進行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采用適當的德育教學方法,進一步地提升生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小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因此,小學數學老師要運用多形式、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地挖掘出教學資源,讓小學生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以及思想觀,進一步地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下面將對生活化視角之下小學數學德育教學策略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到來,各種傳統的教學理念都在更新當中,同時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希望,要求小學數學教師不單單要傳授學生基礎的數學理論知識,同時還要進一步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進一步地提升小學生的道德水平。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不斷地總結和學習,并且還要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綜合的討論,緊緊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對數學課程教學方式進行主動、積極的革新,采用多形式、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小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氣氛與環境,真正地將提升學生道德水平這一目標實現。
在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的過程當中,提升小學生的道德水準,同樣也是小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當小學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需要運用引導與啟發的方式,幫助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所發展,為小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同時也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合,可以更好地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思想觀,并且還能進一步地提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效率。
在生活化視角之下,小學數學老師一定要基于教材知識,設計出與小學生智力水平符合的教學計劃與目標,同時,結合教材知識設計生活化問題,加強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也可以進一步地培養小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滲透德育教育,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將小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地位凸顯出來,將小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只負責充當啟發者與引導者的身份即可,讓學生充分地學習好小學數學知識,并且學生可以運用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來促進自己全方位的發展。
在此過程當中,老師還要為小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降低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當中的每一道應用題不僅僅包含著數學計算,還有人們在辛苦地勞作、勤儉節約地用煤、艱苦奮斗的工人在搬運物品等等知識,讓小學生可以懂得勞動最光榮,并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進一步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思想觀。
此外,小學數學老師想要進一步地運用德育教學方法,來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就離不開要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進行教學。通過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觀察到的事物、生活常識等,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并進一步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與水平。同時,老師還可以定時、定期地為學生進行組織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當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的內涵,為提升小學生的道德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生活化視角之下小學數學德育教學還需要教師不斷地去分析、研究和挖掘,并抓住正確的時機,以更好的方式來滲透德育教學,同時也要對本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情況進行仔細的分析,撥動孩子的心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最終 真正地實現提升小學生德育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