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珊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 山東濟南 250014)
2017年以來,平原縣基層組織工作呈現新氣象,黨員干部展現新作為,為全縣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推動。
鄉鎮組織委員隊伍。加強組織委員的能力和素質鍛煉,使其成長為基層工作的全面手;探索鄉鎮組織委員動態調整機制,對工作成績突出的進行激勵性調整,工作特別優秀可以破格提拔。
片區干部隊伍。為促進片區干部作風轉變,以片區現有場所、人員為基礎,探索片區干部下沉。注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確保片區天天開門、時時有人。
基層組織工作頭緒多、任務重,必須以系統思維進行統籌謀劃,做到抓住重點帶動全盤。
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一是細化落實各項制度,編印《基層黨建制度操作規范匯編》,嚴格參照執行。二是年初制定計劃,明確任務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如何督導、考核等,以全年12個主題黨日為載體,分階段落實、督導。
以黨建統領,抓黨建促鄉村組織振興。一是結合平原縣實際制定工作方案,細化措施,明確組織部、宣傳部等18個部門責任。二是調整充實駐村工作隊。從各部門精選 “第一書記”對省扶貧重點村進行“三幫一”定點幫扶。建立定期調度通報制度,每月調度一次工作進展,以平原組織工作專刊形式通報,推進工作扎實開展。三是規范村主職干部檔案管理。嚴格落實黨支部書記調整審批備案制度。四是持續提升農村干部報酬待遇。讓支部書記按月領“工資”,并直接與工作成績掛鉤,增強日常激勵作用。加大表彰獎勵力度。列支專項資金為全縣支部書記進行健康查體、繳納養老保險、發放離任干部補貼,實現農村干部干事有奔頭,離職有保障。
積極穩妥做好村和城市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2017年底,村和城市“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啟動,平原縣鄉兩級思想統一、態度明確:要把這次“兩委”換屆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大機遇,旗幟鮮明、大張旗鼓的換,嚴格政策、依法依規的換,強化頂層設計,明確方法路徑,確保“兩委”換屆積極穩妥順利推進。
提升黨支部建設質量。打造農村領域過硬支部,占比不低于20%。完善星級化管理機制,推動農村和城市社區黨組織評星定級。一是實施目標管理。以村黨組織書記在基層黨組織規范建設中的履職情況為重點,抓好基本建設;以探索推行農村黨員“胡同長”制度,搭建無職黨員發揮作用平臺為重點,抓好特色建設,形成農村黨組織、黨組織書記和黨員隊伍“三位一體”管理機制;以守牢黨員發展、惠農政策落實、廉潔自律等底線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為重點,抓好底線建設;把握階段特點,突出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實績,作為評價村黨組織書記業績的核心內容。二是創新考核評議方法。對創新工作經驗并取得實際效果的予以獎勵星級;對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實績,加大考核分值比重;對工作敷衍應付或出現違規違紀問題的予以降星或暫緩晉星。三是創新獎懲形式。村黨組織書記績效補貼與黨組織評星定級直接掛鉤;縣級以上優秀黨組織書記從五星級黨支部中產生,“七一”大會進行隆重表彰。
深化“三務三資”陽光報告會制度,探索建立“一述、二問、三定、四評”工作機制,一述是黨支部書記現場報告全部村事;二問是問計于民、問需于民;三定是對征求的意見和訴求,定責任人,定目標,定措施;四評是村黨支部書記自評、村“兩委”干部評議、黨員評議、村民代表評議。平原縣以“三務三資”陽光報告會為切入點,以民主決策、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四個民主”為重點,逐步建立組織體系、制度體系、責任體系、保障體系“四位一體”的村級治理模式,以村級治理規范化推進鄉村自治、德治、法治的有機結合,讓村黨組織書記在推動鄉村振興的事業里有更大作為。
加強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一是嚴把發展黨員“入口”。落實結構性傾斜要求,注重在產業工人、青年農民、高知識群體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二是開展黨建材料造假、黨員信教問題專項整治。三是強化日常管理。利用“燈塔-黨建”在線山東E支部平臺,督促流動黨員在線學習交流。推進黨員積分制管理。對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帶頭遵規守紀、發揮模范作用等情況量化積分。落實黨內關懷機制,用好黨員關懷幫扶基金。
壓實壓緊基層黨建責任。一是強化主體責任。縣委書記帶頭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對基層黨建工作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進。帶頭落實縣鄉黨委書記走訪調研制度,研究破解基層黨建工作重點難點問題;帶頭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有效破解了農村基層黨組織辦事不公、服務稀松、財務不清等問題,為建設過硬農村黨支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加強督導考核。強化日常督導考核力度,組建黨建督導隊伍,把從嚴要求貫穿全年。對基層黨建實行單獨考核。
鄉村振興任重而道遠,組織振興更為保障。想要辦好農村的事,辦好農民的事,就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離不開組織振興。平原縣的這一系列做法雖不全面,但為組織振興提供了有效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