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楚津
(廣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 510000)
基層黨組織作為黨的肌體“神經末梢”,是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延伸到基層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各級黨組織必須擔負起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機制措施,將管黨治黨責任傳導至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實踐的重要命題。
管黨治黨責任能否準確高效地從中央傳導、壓實到基層黨組織,將直接決定黨的領導及全黨各項工作的成效,也將決定基層黨建工作能否取得實效。一方面,管黨治黨責任能否及時、準確地傳導至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將決定黨的大政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能否在基層落地;另一方面,管黨治黨責任能否及時、準確地傳導至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將決定黨和國家與基層在溝通聯系、信息反饋渠道上的暢通性和有效性。
對管黨治黨責任內容的認識高度和深度不夠。部分基層黨組織對管黨治黨責任的工作內容認識不深,從而使得執行有所偏差。具體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簡單地把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等同于完成黨務工作任務,工作情況匯報中關于支部規范化建設、組織生活特色亮點的篇幅多,但對政治領導作用的反映寥寥,未能突出政治建設和政治作用。二是黨組織與紀檢組織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的職責定位不清。個別基層黨組織存在擴大紀檢組織監督責任范圍的傾向,一提“監督”就覺得是紀檢組織的工作,導致黨組織在黨內監督體系的主體責任和全面領導責任被部分弱化。
信息篩選及精準傳達方面還存在提升空間。管黨治黨責任自上而下的傳導過程中,基層黨組織在信息傳達上的準確性和解讀能力也會影響結果。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中央發起的文件,經過層層“轉碼”下發,內容發生了一定變化,而絕大部分基層黨組織無法接觸到中央原始文件,所獲取的信息不一定能夠全面準確。二是對上級決策文件的解讀和貫徹指導需要加強,有些時候黨委層面在深度篩選信息、精準投放信息方面做得不夠,對需要支部層面落實的工作缺乏統籌指導,存在直接轉發文件現象。
管黨治黨責任與中心工作的融合度還應加強。管黨治黨責任未能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也會導致責任無法取得實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管黨治黨責任與中心工作的融合不夠實。部分基層黨組織在推進管黨治黨工作時,問題導向不夠明顯,對活動措施的后續效果追蹤不夠。二是管黨治黨責任與中心工作的融合不夠活。部分基層黨組織滿足于支部規范化建設的“規定動作”,工作思路和措施比較傳統,組織形式不夠豐富和創新。
首先,要轉變學風。基層黨組織要努力改變原來“囫圇吞棗地學”和“大水漫灌地學”現象,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集中學習研討形式,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并結合專家解讀、案例解析等拓展資料,加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制度規定的理解掌握。
其次,要抓好常態。各級黨組織要深入抓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利用好“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等,定期以研討會、讀書會形式組織黨員學習研討,以此檢驗黨員對大政方針和制度規定的掌握情況,進一步提升全員政治站位和理論水平。
首先,要強化自主性。對黨和國家部署的重大工作,各級黨組織既要注重上級傳達文件,又不能過分依賴上級文件。要充分利用像“學習強國”平臺等官方信息獲取渠道,及時跟進了解中央重大部署要求和工作方向,適當地提前思考謀劃工作,提升對后續信息的甄別能力。
其次,要注重指導性。不得以簡單轉發上級文件或要求代替工作研究部署。對于上級發布的重大、緊急工作安排,還應該采取專題研究或工作推進會議進行講解、研究和部署,確保各項工作有重點、有層次地推進。
首先,要提倡融合發展。推動管黨治黨責任落實路徑從“圍繞發展”向“融合發展”轉變,利用黨組織自身優勢,切實解決中心工作、改革發展中的問題,做到需要黨組織出面時,黨組織絕不缺席,持續跟蹤問題解決情況,確保取得實效。
其次,要敢于探索創新。要順應信息發展趨勢,積極建設智慧黨建管理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推進黨建工作痕跡化、標準化、規范化方面取得成效;探索務實的黨支部建設“新算法”,由單一變多樣、靜態變動態、灌輸變互動、封閉變開放,進一步增強基層黨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