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全
(鞍鋼教育培訓中心(黨校) 遼寧省鞍山市 114032)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這是我們黨思想建設的重大創新,是確保我們黨在長期執政過程中始終充滿蓬勃生機、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戰略之舉和長遠之策。切實建立和完善這一重要制度需要考慮好以下幾個問題: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制度要體現歷史傳承原則。在民族危亡時,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擺脫“三座大山”的奴役,使中華民族站起來;在新中國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全面探索時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讓人民當家作主在政治上立起來;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讓人民群眾物質富裕起來,激發自信的底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讓中國人民有自尊、有文化的貴起來,實現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還需要讓中國人民雅起來、仁起來,這樣的歷史傳承是一脈的,是一代接著一代的,不能間斷。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制度要體現理論的與時俱進原則。初心和使命是動力,理論是方向指導,二者必須結合才能實現初心和使命。黨所處的不同歷史階段,初心使命的具體化內容就會不同,需要將初心使命與當時的實際相結合,提出相應的理論指導。中國近百年的歷史進程,與時俱進的理論指導一直伴隨著初心使命的前行,如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傳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讓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萌生;毛澤東思想的產生,讓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政治上得到實現;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讓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經濟上得到彰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讓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自身建設上獲得前行的空間;科學發展觀讓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發展上獲得前行的綜合條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內容更清晰、方向更明確、目標更具體、前行更自信。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制度要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原則。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這是時代的發展要求,這個時代主要的社會矛盾是人民對美好的生活需要同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之間的矛盾,圍繞這個矛盾的解決來彰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以人民為中心發展認識上要全方位,人民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的滿足,還有精神的自尊與自信,在“倉廩實”后,如何實現“知禮節”是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具體任務,因此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要讓人民貴起來,讓人民自尊、自愛、自強、自信,才有人民的幸福,才有社會的和諧。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制度要體現長期性與短期性相結合原則。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會早夕間就完全實現,是漸進的實現,因為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共產黨的性質、宗旨、目標的具象化,有長期和短期的具象化。長期要可信,必須短期要見效,短期見效為長期提供信任基礎,提供信心和期盼,長期有方向、有動力。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制度要體現務實、管用、簡單的原則。作為一項重要制度必須在認識上能夠整體提升共產黨人的思想信念和認識水平,克服掉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的認識誤區,解決政治生活中的低級黑問題,讓共產黨人的精神領地永遠“為人民”占領。在行動上能夠符合人性的規律,符合知行合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將整個黨的性質、宗旨、目標的具象化,它戳中每個共產黨人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是共產黨人真情實感的升華,因此才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發揮這種根本動力的效能,就不能停留在這個宏觀的認識層面,需要將其轉化為每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具體動力,因此必須將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細化到基層黨組織的職責和任務中去,細化到黨員的工作和活動的目標中去。
例如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以來在講到初心使命的時候,就是根據不同群體和不同組織將初心和使命的內容細化,因此在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時既要有宏觀層面的指引,同時要細化微觀層面的初心使命的內容,體現在具體行動上,避免黨的初心和使命流于形式和口號。
深刻理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中關于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的內容:一是“確保全黨遵守黨章,恪守黨的性質和宗旨”目的是提升全體黨員遵章守紀的水平,以黨的性質和宗旨為根據,這是不忘初心和使命的前提;二是“堅持用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全黨、團結人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工作,夯實黨執政的思想基礎。”目的是將黨員的信仰與理論結合起來,以信仰的堅定推進理論創新,以創新的理論堅定黨員的信仰。這一條款強化黨員的堅定理想信念;三是“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形成長效機制,堅持不懈錘煉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目的是明確組織和黨員干部的任務和使黨員干部達到的效果,是該制度細化空間最大的條款;四是“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持續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目的是將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落實到具體工作實踐中,使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落實有平臺、有抓手;五是“使一切工作順應時代潮流、符合發展規律、體現人民愿望,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擁護。”目的是建立該制度要達到的效果,該條款可具體化到微觀單位中,制定出由人民群眾來評判的考核指標體系。
從實踐的情況來看,黨的初心、使命的長效機制正在形成中:增強黨員意識的做法多了,如重溫入黨誓詞活動,給黨員過政治生日活動;加強黨員思想教育,堅定理想信念的做法也常態化了,如黨的重要會議精神的貫徹,必須要求黨員接受培訓,支部的“三會一課”中強化了“兩學一做”的內容;夯實支部的基礎工作格外受到重視,如把“三會一課”做實,強調真開會,真解決問題,黨員活動室要真夠用,真管用等;政治建設部分,尤其“兩個維護”的意識天天講,對黨員的黨性要求多了,支部工作的計劃性開始越來越結合實際解決問題;對黨員和職工群眾的關懷也多了,如談心談話走向常態化,成為了解黨員職工的思想的重要抓手,如給退休的黨員職工群眾送祝福語等;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不斷向縱深推進,對黨組織的敬畏之心開始形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長效機制會逐漸豐富起來,推進初心、使命制度的完善。
各級黨委要主抓初心、使命制度的建立。一是要將中央和上級初心、使命制度的精神理解到位,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提出制度建立的框架和主要條款,并把黨委全體成員擺進去;二是要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長效做法作為制度的主體,廣泛征求本單位黨員的意見,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征求黨外人士的意見;三是將制度的意見稿向上級報告,征求上級意見;四是通過黨委會決定付諸實施;五是以身作則,表率引領,提升制度的執行效率;六是嚴格考核與問責。違反了制度,堅持對普通黨員教育說服,對領導干部批評教育,對黨委成員組織問責,從下到上,越來越嚴格。
黨的初心、使命制度的建立只是該項制度的初始狀態,是不是和實際相符合,還需要實踐的檢驗,另外隨著時間的發展和單位工作的重心以及環境的變化,要不斷完善初心使命制度,將行之有效的長效做法納入初心使命制度。這個完善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條款,而是要以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以對照“六條經驗“為路徑,每年將該制度條款對照檢查,補漏洞,強短板,讓初心、使命制度成為黨員領導干部終身修煉的底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