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鹽源縣樹河鎮小學,四川 鹽源 615700)
人們常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過去,我也認為是這樣。可是,現在我不這樣看了。人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把老師作為教學的主體來看的,認為一切只需都取決于老師,其實不然。以我們新課標的觀點來看,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只是主導,我們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需要通過學生這個主體的能動性,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能夠獨立地進行學習。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非常重要。學習語文最重要的就是學會閱讀與寫作,要提升這兩方面的能力,除了課堂學習,更多的就是課外的閱讀了。學生要從課外閱讀中吸收能量,必須有很強的自學能力。那么,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呢?
學生愿意學、喜歡學,才可能主動去學好。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圖。”興趣是人樂于接觸、認識某事物,并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意識傾向。它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激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在語文教學中,我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下列辦法來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
運用疑問激趣。教師在上課伊始,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設置疑問,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如教《竊讀記》,我提出“竊讀”之“竊”與“竊書”之“竊”意思相同嗎?為什么?比較得出“竊讀”之“竊”為狀語、“偷偷地”之意。正因為“偷偷地”,所以滋味特別,從而引導學生體會“竊讀”特殊的滋味,也自然能得出本文的寫作特點:著重心理活動描寫。
以情感引趣。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所講的境界中,引起他們的自學興趣。對《桂林山水》、《美麗的小興安嶺》等文章,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掛圖、幻燈片再現書中所寫的情境,播放配樂課文錄音,視聽結合。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
通過誦讀生趣。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以讀激情,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去自學課文。如教學《迷人的張家界》,我并沒有過多的給學生講張家界如何的美麗,只是讓學生自己反復去誦讀,從中體會張家界的迷人風光。有的學生讀完,忍不住慨嘆:“真是太美了,真想去看一看。”這樣的誦讀不是已經達到最好的效果了嗎?
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必須在語文教學中適時地把“鑰匙”——自學方法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手執鑰匙,去打開語文知識的大門,讀懂各類文章。如在上低年級語文課時,我要求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注重觀察文中的插圖理解課文內容,還引導學生圖文結合理解詞句的意思,從對課文的自學中感悟文章的教育意義。有時內容組織小組合作探究來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方法。
在中年級語文教學中,我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了“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開始,在課堂上,我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要求學生查字典,解決字、詞、句、篇的一些問題;還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提出問題,在反復的讀書中給自己的提問找答案。后來,學生有了預習的習慣后,我就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有些可講可不講,學生通過自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適當加以引導,扶一扶,讓其通過自學解決。有時,我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掌握了自學方法,培養了自學能力。
在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我重點介紹閱讀自學方法。如讀寫人的文章,告訴學生可以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來抓住人物特點。如教學《少年閏土》便是一例。讀寫事的文章,告訴學生,應抓住事情的經過這一重點去品詞句,精讀重點片段,弄懂課文。如教學《飛奪瀘定橋》一課。有的課文各段的內容寫作方法相似,就可以精講一段,啟發學生用剛學到的方法去自學其它各段,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如對《蟋蟀的住宅》一文的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己了解這篇文章告訴了我們什么內容?(蟋蟀因住宅而有名,蟋蟀住宅的特點,住宅怎么構造的)再詳細了解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是怎樣建造的?運用這種抽絲剝繭的方法,學生體會到了蟋蟀辛勤勞動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要把學習方法轉化為學習能力,就需要引導學生反復實踐。所以我常常選擇一些有趣的文章,讓學生應用所學到的方法去自學,讀懂短文。通過長期的實踐,學生逐步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
教學中,我常跟學生講從小培養好習慣的好處,讓他們明白要培養哪些良好的自學習慣。比如,在預習時,應該要讀通課文,解決文中不認識的字和不了解的詞,把自己已經認真思考還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做上記號,等到課堂上問老師;在課堂上,要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認真做筆記,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老師提出來;在課后,要及時復習學過的內容,認真完成作業。我還經常表揚那些學習習慣好的學生,讓其他學生把他們當成榜樣來學習。我把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納入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中,貫穿于平時的聽、說、讀、寫訓練之中,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細心培養,直到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形成自己的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