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崇實南校,湖南 張家界 427000)
核心素養的生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豐富學生的課程體驗,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全面評價,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進而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對于數學核心素養來說,主要是指利用數學思維、數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也就變的愈加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也要具備較高的數學素養,這樣才能夠實現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到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如果教師能夠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便會自主在教學中通過設計教學方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都過于傳統,在課堂教學中會占據主體地位,并且很少會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從而阻礙了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興趣能夠為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提供動力,這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因素。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想要實現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數學教師并沒有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仍然采取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盡管能夠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果,但是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缺乏興趣的引導,課堂教學也會變的枯燥乏味,并且阻礙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1]。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尚小,各方面能力都還不夠成熟,而且很多數學知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所以往往教師會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相應的情境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很多教師會忽視多媒體的應用,沒有為學生設置必要的情境,使得教學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利于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新課改提出的重要目標,需要將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這樣才能夠目標的實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認識數學核心素養,并認識到數學核心素養的意義和價值,并以此為基礎構建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平臺。需要注意的是,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不是發現的過程,而是理解的過程,所以教師要發揮出自身引導者的作用,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讓學生能夠在交流、實踐、思考中提升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圓柱表面積是由那幾部分組成的?如何才能求出圓柱的表面積?”利用問題構建生成平臺,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圓柱的理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猜想能力等素養[2]。
數學核心素養主要是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已普遍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師要結合學生已掌握的生活經驗和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還能夠激發出學生已獲取的經驗,進而能夠將學生所掌握的經驗遷移到數學教學中,進而實現技能、情感以及知識的內化。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出奧運會跳水比賽的情境,通過多角度觀看跳水比賽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從多角度觀察,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促使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經驗分析奧運會通過多角度回放比賽的原因,這樣不僅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觀察物體的形狀,還能夠為今后數學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能夠實現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資料信息,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這樣有利于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另外,在教學的過程過程中,教師要多為學生設置開放性的題目,而且要時常對學生進行評價,避免學生單純注重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忽視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及時查漏補缺,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并不是短時間就能夠形成的,而是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數學知識由于具有抽象性,導致了學習難度的提升,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要盡量圍繞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開展教學活動,這樣能夠為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提供良好的條件,進而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