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青林中心小學,湖南 常德 415700)
自改革開放以來,教育體系在不斷完善,而義務教育則是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的。初中教學主要是老師們對學生思想的啟迪與開發,美術教學更是如此。要做好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美術素養。何為美術素養,它主要包括美術文化知識探究能力、觀察能力、審美能力、藝術創造能力等。但在目前教育體系中學生們很少具備這些能力,我們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更是初中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引導學生們培養個人能力,通過培養學生們的美術素養來提升學生們的個人能力。結合以下幾點,深入分析初中階段對學生美術素養該如何培養。
在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古人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在告訴我們對美術感興趣才能自覺的對美術進行學習。在課堂美術教學時,美術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培養,豐富教學手段。例如在學習《遠近圖的描繪》時,我們可以使用多張圖片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觀察,去分析里面的內容,然后得出結論。還要給學生講解遠近圖的作用,可以通過立體的形式給學生具體指出要點,讓學生陷入思考,對其產生興趣。美術本身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將所觀察到的東西再通過自己的思維創造出來的藝術,美術可以通過觀察生活中一些美的事物,對其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老師們也可以根據一些生活常識,合理的運用到美術教學中,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如以范畫、模型、游戲、音樂、電視錄像、參觀等直觀的方式與方法可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們的美術素養,還需要觀察學生們上課的熱情,烘托課堂氣氛,從學生們感興趣的地方切入,老師們還可以根據課下留的作業,選出優秀作品對其鼓勵,這樣有助于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只有學生們對美術感興趣,課堂氣氛顯著,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們的美術素養,再通過課堂的知識講解,讓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把知識的掌握導向了自身的情感和態度。
在當前初中教育階段,要注意讓學生們認清事理,運用所學知識加以創造。最主要的是要讓學生們有一個共同的理念,讓學生融會貫通,有方法的學習,而不是單純的對知識點記憶。通過體驗與創新,合作與分享,分流與互動這樣一個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教育”來實現,體驗與分享、交流與合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實現這樣的教學理念,才能讓學生們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信息可以互相交流,同學們之間相互合作,使彼此之間相互了解,更全面的學習其他知識。要使學生們的美術素養得到提升,學生們要保持屬于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繪畫方向,根據自己的繪畫個性所樹立目標,在學習美術過程中要積極探索,對問題要一絲不茍,老師們也要有目的性的培養學生們積極進取的心理,給有進取精神的學生給予獎勵,讓學生們有信心的去探索創新,繪畫出帶有自己個性的作品。老師們還可以利用學生們的好奇心,讓學生們對一些知名作品產生感性,再引導學生們學習,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創新精神。
美術教學不同于對語數英的教學,美術課堂檢驗學習成果的主要方法是通過對本堂課的學習繪畫,運用當堂的內容,繪畫出符合標準的作業,老師對其進行評價,通過對作業的檢閱老師可以大概了解課堂學習的效率,知道哪里講的不太清楚,再給學生們進行補充。在課后學習時老師們要給學生們布置一定量的作業,等下節課讓學生們分析自己的作業,根據老師布置的作業要求,認真對自己作業進行檢查,老師們可以對學生們作業進行指點,讓學生們互相討論,養成自我反省的習慣。老師們可以采取以鼓勵為主的形式對學生們進行評價,讓學生們充滿自信。但在鼓勵過程中不能一味夸獎,還要適當指出不足,讓學生知道還有進步的空間,還可以努力做得更好。在課后作業的批改時老師應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表現作出不同評價,使用靈活多變的鼓勵形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初中時期美術素養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主要通過激起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學習美術等方面對美術素養進行提升。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是在教學,更重要的是在將美術的意義傳遞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具備優秀的美術素養,敢于追求美術更高境界,創作出個性鮮明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們具備優秀的美術素養是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教學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