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文杰
(黃山學院藝術學院,安徽 黃山 245041)
鏡頭組接就是按照一定的邏輯、構思、創意、規律,有意識地將單個畫面組合起來,已達到設計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寓意等內容。鏡頭組接已經成為一種單獨的藝術表現手段,廣泛應用在電影、電視、動畫、廣告等視覺傳媒載體上,其既完成了連貫影視段落的作用,又豐富了影視內容的表現。
影視動畫分鏡頭設計中鏡頭組接包含了四種組接方式:“靜接靜”“動接動”“靜接動”“動接靜”。
“靜接靜”就是“靜止”畫面之間的組接,這個“靜止”代表的是固定鏡頭,以及畫面內容、元素、內含的一致性,并不是絕對的“靜止”,這種組接方法是影視作品中占比最大的組接方法。我們談到的靜止畫面,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是畫面中元素的“靜止”,第二是畫面外延伸出來的“靜止”,畫面中元素包括了場景、角色、顏色、景別、拍攝角度等,畫面外衍生的內容包括自然規律、約定俗成、內含寓意、文化共識等。例如清晨太陽升起的畫面和冷清的街道畫面組接起來,畫面的時空是統一的,交代了故事背景,這樣的橋段常出現在一個故事的開始。一個戰場的廢墟畫面和一個藍天白云白鴿飛翔的畫面組接起來,會讓人理解這兩個鏡頭組接的含義,這些含義是約定俗成符號化的,即在表達與和平相關的內容。“靜接靜”的兩個畫面的持續時間需要保持相對一致,畫面主體的狀態需要保持相對一致。時長相近的畫面組接,連續性、完整性更好,這樣能避免畫面跳躍感的出現,穩定的畫面更符合觀眾的視覺習慣。“靜接靜”應避免主體狀態、畫面元素雷同的情況出現,同樣是中景、正面、平視、相同角色看向遠方的畫面,這樣的兩個畫面組接起來,就會給觀眾帶來畫面重復的錯覺。
“動接動”就是運動鏡頭之間的組接,這里包含了幾個影響“動接動”處理方法的因素,即畫面主體、主體動作狀態、主體動作方向、鏡頭運動形式、鏡頭運動方向。
鏡頭主體相同,主體動作相同且方向一致,鏡頭運動形式相同且方向一致。例如鏡頭內容是角色投擲鉛球,第一個鏡頭是全景,角色完成了投擲動作的前半部分,第二個鏡頭是中景,角色完成了投擲動作的后半部分,兩個鏡頭組接,中間動作不能有停頓。如果兩個鏡頭的時長過長,我們還可以適當的剪去第一個鏡頭尾部和第二個鏡頭開始的一部分內容,這樣鏡頭在表述內容完整的基礎上,動作完成得更快,給人的視覺沖擊力會更大。這種做法,在一些打斗畫面的組接情景中最為常用。
鏡頭主體不同,主體動作不同,鏡頭運動形式相同且方向一致。例如第一個鏡頭是推鏡頭,角色的動作是向一個方向喊話;第二個鏡頭也是推鏡頭,另一個角色轉身看向后方,兩個鏡頭主體、動作不同,所以在組接的時候,第一個鏡頭需要有動作結束停頓的“落幅”,第二個鏡頭需要有轉身的“起幅”。第一個鏡頭的動作由運動到靜止,第二個鏡頭的動作由靜止到運動,這樣做更完整的交代主體的動作過程,給觀眾保留理解內容的時間,更符合人類的認知邏輯。
鏡頭主體不同,主體動作不同,鏡頭運動形式、方向不同。例如第一個鏡頭是平移鏡頭一群小朋友跑向畫面前,第二個鏡頭搖鏡頭廣場上打太極拳的老人方陣,第三個鏡頭跟拍馬拉松跑步的運動員人群,第四個鏡頭升鏡頭一個小女孩在廣場地板上畫畫,鏡頭拉遠一張中國地圖顯露出來。這四個鏡頭的組接由于每個鏡頭表達的是獨立的內容,四個事件是并列關系,我們在處理這樣的鏡頭組接時,常用的做法是,四個鏡頭直接組接,第一個鏡頭需要有“起幅”,最后一個鏡頭需要有“落幅”,而且四個鏡頭的主體運動速度,鏡頭運動速度要相近,這樣整個段落呈現的效果才能保證節奏和諧統一,自然流暢。
鏡頭主體不同,主體動作不同,鏡頭運動形式相同,但方向不同。例如第一個鏡頭左平移拍攝,角色在公交車站等車;第二個鏡頭右平移拍攝公交車駕駛員在駕駛汽車;這兩個鏡頭組接的時候,兩個鏡頭之間需要有“起幅”和“落幅”,觀眾的視線會隨著鏡頭畫面的運動而運動,方向不同的鏡頭運動組接,需要給觀眾預留一定的緩沖時間,飄忽不定的畫面會給觀眾帶來不適。
鏡頭主體不同,主體動作不同,鏡頭運動形式、方向相同。例如第一個鏡頭是推鏡頭,鏡頭推向一個建筑物的窗戶;第二個鏡頭是臥室內景的推鏡頭,鏡頭推向一直在響的電話;這兩個鏡頭組接中間不需要“起幅”和“落幅”,鏡頭由整體到局部的推進,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環境,這樣的鏡頭經常出現在一個故事的開始。
“靜接動”就是固定鏡頭和運動鏡頭之間的組接,固定鏡頭和運動鏡頭組接“起幅”和“落幅”的使用,需要根據前后鏡頭的聯系來決定,如果前后鏡頭是獨立事件,就需要“起幅”和“落幅”將兩段內容間隔開來,給觀眾理解的過程,避免產生歧義。如果前后鏡頭有內在聯系和因果關系,“起幅”和“落幅”就可以省去,以增強段落的連續性。
“動接靜”就是運動鏡頭和固定鏡頭之間的組接,運動鏡頭和固定鏡頭的組接“起幅”和“落幅”的使用,規律同“靜接動”是統一的,前后鏡頭的關聯性,決定著“起幅”和“落幅”取舍。
影視動畫分鏡頭中的每一格代表了單獨的一個鏡頭,我們在完成畫面敘事任務的基礎上,必須考慮鏡頭畫面之間的連貫性。要遵循“因果”關系或者“漸進”法則。“因果”關系指的是廣義上的“因果”,它不但包含了事件、動作、心理活動等,還包含了思想、情感等內容,符合“因果”關系的兩個鏡頭更容易順暢的組接起來,這樣的組接符合觀眾的心理預期,能產生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