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湖村鄉茗洋學校,江西 上饒 334100)
長期以來,教師在小學語文識字課堂上主要是圍繞教材內容來宣講,這種教學比較機械,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難以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小學生年齡小,好玩,好動,結合小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教師應善于將機械、系統的語文知識形象化、趣味化,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游戲教學法是以教育游戲為載體的一種教學方法,其最大特點就是寓教于樂,在小學語文識字課堂中巧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小學生年齡小,他們在學習文字性的知識時很容易失去學習熱情,一旦學生失去學習熱情,課堂教學無疑就會淪為教師一個人的課堂,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很難得到提高。教學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在遇到一些較難的字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借助肢體動作來幫助學生識字。如,在《松鼠和松果》這一課中,課文中出現了“摘”這個生字,在教習這一生字時,教師可以實施表演游戲,一邊用肢體做動作,一邊講解生字。在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松鼠為什么要摘松果啊?”學生回答:“因為松鼠愛吃松果,松果香甜可口。”“摘”這個字有個提手旁,這一偏旁與人的手有關,教師可以通過表演游戲,讓學生活用“摘”這個字,從而加深對生字的技藝。
小學生在識字時,由于理解能力較差,很容易出現混淆的情況,不能牢固掌握生字,學習質量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善于利用字謎游戲來引導學生識字,讓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發展思維,提高識字的形象性。字謎游戲最大的特點就是形象性,且字謎通常比較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1]。如,在學習“趕”這一生字時,教師可以設計這一生字的運用情境,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嘗試著去彩字。通過這種字謎游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設置字謎游戲時,教師要盡量設計一切趣味性組的字謎,多體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更好地方便教學實施生字教學。
所謂拼字游戲就是將一個字分解成若干字,然后讓學生將分解后的若干字重新組接起來。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思維比較活躍,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應用拼字游戲,可以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加深對生字的技藝[2]。如,學習“樹”這個生字時,教師可以將“樹”這個字分解成“木”、“又”,“寸”三個字,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分解后的三個字,然后讓學生開動大腦,想一想“這三個字可以組成一個什么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啟發學生的思維發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字。在這一生字學習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著將自己以前學過的字分解,然后組接,從而加深記憶,提高識字課堂教學效果。
多媒體是在計算機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媒介形態,它的出現為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提供了支持。多媒體環境下,教學不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呆板的課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視覺沖擊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3]。如,在《烏鴉喝水》這一課的生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一些圖,讓學生看圖說字。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教師還可以對這些圖進行動態化、色感化制作,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多媒體呈現出來的知識具有視覺沖擊感,能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目光,從而勾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主動去探究、學習,積極與教師互動,并在互動的過程中提升能力。
以往,小學語文識字課堂上是以老師為主,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這樣的教學比較被動,十分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發展。而搶答游戲的運用有利于構建高效課堂。搶答游戲是教師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手段,通過搶答,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共苦所學知識,訓練學生的思維[4]。如,在《夏夜多美》這一課的生字教習中,教師先將課文中的生字點出來,然后結合生字,組詞,讓學生進行搶答。在這種搶答游戲的支持下,課堂氛圍得到了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得到了提升。在搶答過程中,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對回答錯誤的學生,要有策略地加以引導,讓學生再接再厲。
綜上,游戲教學法的核心就是教育游戲,這類游戲最大的特點就是寓教于樂,符合了小學生學習的需要。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課堂中,巧用各種教育游戲,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促進教與學的有效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