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區天譽幼兒園,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現代化視角的幼兒學前教育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幼兒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征,重視學前教育環境的創設,積極發展學校、家庭、社會的三方協同機制,以興趣誘發、積極鼓勵、啟發引導的方式,使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發展,強調多種活動形式相結合。
我國的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發展比例嚴重失衡。近幾年來,私立幼兒園的數量在不斷增長,而公立幼兒園的數量卻在不斷減少。私立幼兒園對比公立幼兒園來說,規模比較小,而且各地存在的差異性也比較大,導致其發展具有相當大的不協調性,同一地區公私幼兒園之間的發展也非常不平衡。貧困的偏遠地區的適齡兒童學前教育的受教育率占比較低,東中西三部分的受教育比例存在明顯的差異。貧困偏遠地區的學前教育發展效果不盡如人意,還缺乏專門機構的管理,對學前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當前,我國學前教育體系并未建立健全,學前教育的管理和運行仍受到多個部門的制約,導致學前教育在日常運營和監督檢查工作上的實際操作相對復雜,實際運行效率并不是很好,缺乏明確的管理責任。除了管理體系混亂以外,在法律層面上也缺乏一定的保障,很多相關的法律法規只是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缺乏強制的執行力,而且賞罰規定也存在很大的模糊性,與當前改革發展需求不符。導致學前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越來越懶散,辦學和教學質量逐漸下降。
要促進我國的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就要以全國的眼光來看。但是,由于各地區發展的進度不同,以及嚴重的貧富差距。這種不平衡現象普遍存在。它具體體現在不同地區的不平衡以及同一區域的公辦、私辦不平衡。就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我國的經濟呈現階梯式發展,東部地區經濟較為完善,所以學前教育配備有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教育條件比較先進,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較為完善。而中西部地區因為經濟發展本身也比較緩慢,對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就沒有那么充足,加之學前教育不屬于九年義務教育,政府本身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阻礙了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不利于全國的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目標實現。此外,同一地區對學前教育也有公辦私辦之分,根據其學費的差異就可以推知其教學條件的差異,學費低的學校也沒有足夠的經費去給幼兒園的同學置辦價格昂貴的多媒體信息設備。這一問題導致了信息化的不平衡性。
家長們最關注的是幼兒學前教育的學費及入園的難易問題。當前我國學前教育處于國家義務教育體系里,它的展開和發展應受到政府很好的引導和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幼兒園為了自身的利益開始變相收費,高收費現象普遍存在。在社會的不斷進步下,很多人的受教育觀念逐漸改變,很多家長開始意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幼兒園的設備逐漸完善,學校的學費卻居高不下。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建立多元的體系,解決學前教育存在的各項問題。
要想改進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平衡區域建設無疑至關重要。第一,保證教育系統的內部平衡。學前教育雖然不算在九年義務教育之內,但在一個孩子的成長發展中仍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學前教育所具有的教育信息化資源,應同中小學教育資源一樣,改變對學前教育以往的偏見,將部分資源向學前教育傾斜,這樣,可以避免在同一地區,不同教育階段所接受的信息化教育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導致教育資源失衡。第二,區域平衡還包括城鎮和農村的教育平衡。應該加大對農村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為農村的兒童提供充足的資源,得到和城市兒童同等的教育機會,進而消除城鄉教育差距,讓教育公平公正。第三,保障中西部地區教育平衡。加強對西部地區的教育扶持,包括一些基礎性的設施,讓貧困地區的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并且可以從信息化建設的教育中獲得學習的機會,只有中西部發展平衡,才是真正的信息化建設的區域平衡。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人的參與,家長應該明確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變以成績為導向的傳統教育觀念,注重提高幼兒整體素質。家庭教育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幼兒感知到家庭的溫馨和成長的快樂。德育要與家庭教育模式有機銜接,家長要發揮榜樣的帶動作用,將德育貫穿于日常生活中,以直觀性故事啟發孩子了解德育的內涵,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反思及自我教育。讓幼兒在實踐中理解德育的意義,在實踐中學會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
近幾年,我國的教育體制在不斷的改革發展中,并在發展中不斷趨于完善,新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體制正在逐步確立。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標準也在發生變化,知識已成為衡量的一個重要標準。為了跟國家社會接軌,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學前教育是從20 世紀50 年代初開始發展的,經過不斷的整改和調節,開始逐漸走上繁榮發展的正軌。現今,我國的學前教育發展速度很快,前景是光明的,雖然在進一步改革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只要能夠正視存在的問題,再結合實際情況加以改善和調整,學前教育就能朝著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