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虎
(浙江省臨海市杜橋鎮中學,浙江 臨海 317000)
歷史與社會課程包含歷史、人文、思想品德、社會和地理等的內容,屬于文綜學科。歷史與社會教材中記載了從古到今人類的活動以及社會發展進程。學科的綜合性決定了教師要不斷調整教育策略實施教學。目前,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的現狀對學生學科的學習有隱性禁錮,導致課堂學習效果不佳。因此,分析原因并調整策略是當前教學的首要任務。
根據現實國情,我國教育制度具有濃厚的應試教育特點。其本質是以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為主要目的并十分看重考試成績的教育制度,目前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專院校都存在應試教育的特點。因此,初中歷史與社會學科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仍然以“填鴨式”課堂教學方式為主,學生反復的背誦和解題禁錮了思維方式,師生間、生生間無互動的學習模式使得課堂氣氛沉悶無趣,極大影響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
歷史學科知識內容具有固定性,知識點都需要記憶式學習。長期的背誦習慣導致學生停留于書面知識,對歷史社會知識既無思考也無興趣。另外,每課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無法充分吸收從而加重了學習的被動性。
因此,學科的發展現狀要求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改變教育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素質發展觀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根據不同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討時要充分把握時機,提供有利于延伸討論的關鍵詞引導學生進行歷史社會問題交流。例如,經濟、文化、政治方面,或者是具有對比性、爭議性的論點。在講解《跨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知識點時,教師把握課堂節奏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通過總結小組之間不同觀點來逐步了解相同時期中國與世界政治經濟發生的不同變化,相比傳統教學中教師直接講述,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把握教學時機調動課堂氣氛可以有效推動合作性教學的實施,學生在積極的交流和溝通中對知識有效梳理并重組,既鞏固已學知識又可查漏補缺,對知識的掌握具有重大意義。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思維碰撞并利用已有經驗使雙方互補進步。教師在應用合作性教學時還要引導學生分享交流心得、總結合作經驗,達到升華課堂學習知識的目的。例如,在小組討論中,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合作交流后能力弱的學生在總結方面不能很全面的表達小組觀點。遇到此類情況,教師可以利用關鍵詞或者邏輯性關聯詞幫助學生組織語言總結觀點進而培養其歷史社會學科總結分析的能力。教師適時的指導不僅有利于學生合作經驗的積累,而且加強了師生互動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因此,優化學生不斷總結合作的經驗并幫助其分析反思才能達到合作性教學目的并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史料教學的運用目的是為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脫離史料的教學是喪失活力的課堂。借助鮮活的史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引入合作性教學。歷史留給后代的不僅僅是書本的文字記錄還有諸如器皿、信箋、工具等文物,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歷史教育資源。例如,在學習《原始的農業聚落》知識點時,教師在課前嚴格篩選關于半坡聚落留下的彩陶、骨制箭頭、魚叉、魚鉤、石斧等磨制石器圖片和現代使用的生活器具圖片,在課堂教學中同時呈現給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學習,比較兩個時期生活工具的不同特點。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通過博物館的豐富歷史資源了解歷史文化。在參觀歷史文物的過程中,不僅優化了師生關系而且讓學生之間團結互助、共同進步。所以,史料的教學運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之間產生思維碰撞,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總而言之,初中歷史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合作性教學的科學運用可以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不斷分析學生的發展現狀,制定立足于課綱和教學目標的合作性教學方案,以培養學生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社會交往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為目的開展歷史與社會教學。另外,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歷史知識儲備可以更有效的推進合作教學的實施。合作教學是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只有堅持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保證各項教學策略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