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日報報業集團,山東 臨沂 276000)
進入新時代,臨沂市在穩定發展傳統媒體的基礎上,不斷加快新媒體發展步伐,形成了瑯琊網站、在臨沂、無線臨沂、臨沂日報官微、沂蒙晚報官微等媒體融合局面,改變了報紙、雜志平面媒體發展格局,形成了立體、豐富的傳播媒體,產業經濟影響力日益明顯。本文嘗試探討新媒體經濟的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傳統媒體轉型提供有益的經驗。
當傳統媒體的發展模式遇到瓶頸時,新媒體人開始注意到新技術條件下,真正實現用戶最大化的價值共創,所依靠的是用戶的黏性以及產品化特征。媒體與電商的融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能發揮出多大的能量,其粉絲數量未必是關鍵要素,由用戶黏性所決定的付費用戶規模恐怕才是核心所在。這就意味著,不能單純依靠單純日報、晚報電子版免費閱讀的方式,要依靠新技術實現媒體經濟附加值,培育媒體經濟的增長點。
傳統媒體主要收入來源廣告,面對日益增長的報刊發行費用、成本,報業增長正在減速。相比起來,非報經營,如會展、論壇、文創等經濟形態正成為新的增長點。臨沂日報報業集團深化改革,及時成立了新的事業部,發展相關產業。同時,依靠新媒體逐步改變傳統媒體廣告、發行、編采三大中心運行機制。近幾年,臨沂市傳統媒體不斷創新發展機制,使之更加適宜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尤其是進入2019 年之后,新一屆領導人大膽改革、嘗試融媒轉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臨沂日報報業集團形成了以“瑯琊新聞網”為代表的互聯網媒體、以“在臨沂”新聞客戶端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媒體、以沂蒙晚報、魯南商報微信等新媒體矩陣,拓寬了傳統報業的宣傳渠道,新媒體發展逐步走在山東省報業集團中前列。尤其是增設網絡、金蝶云財務軟件開發、新產品研發等媒體部門,大大提升了報業傳播力和影響力,樹立了全新的媒體形象。
新媒體傳播信息更為豐富。首先,新媒體產品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信息服務;越來越多的政務部門在媒體開通微博、微信。現在,只要通過手機關注或下載“在臨沂”就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最新的動態和信息。其次,新媒體產品為宣傳沂蒙精神和沂蒙文化提供了新渠道。依靠豐富的傳統歷史文化資源和紅色文化。臨沂日報報業集團每年組織了數十次文化進社區直播活動,搭建了新的傳播平臺。再次,新媒體完成了傳統媒體難以突破的“雙向傳播”瓶頸,搭建了平等開放的對話空間,實現了多點傳輸、互動交流,使新媒體成為聯系黨和群眾之間的重要溝通橋梁。
新媒體正確輿論導向。新媒體以其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多姿多彩的信息形式吸引了龐大的受眾,具有很強的輿論輻射能力和感染力,在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和公共事件中發揮著重要的信息傳播和輿論引導作用。加強對新媒體的正確引導不僅是一項重大的研究課題,也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務,運用好新媒體這一宣傳渠道,牢牢把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今年春節,報刊相比往年出版更早,大年初四就開始出版,應對疫情。同時,臨沂日報報業集團組織新媒體記者開通直播活動,從臨沂醫生出發湖北黃岡,到勝利歸來,都進行了直播,受到了廣大讀者關注。有的短視頻,英雄榮歸等點擊量還突破了上千萬。12 場臨沂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疫情防控常態化”,信息公布公開功不可沒。新媒體載體技術日趨成熟。尤其是隨著5G 技術的完善,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信服務,手機和網絡大大擴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尤其是今年春節以來,日益嚴重的疫情嚴重影響人民的出行安全。臨沂日報報業集團,及時通過新媒體直播,發布臨沂市政務信息,大大提高了媒體影響力。
新媒體運行機制更新。臨沂市媒體行業在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主動出擊,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臨沂日報報業集團認清融合之“勢”確定了新媒體發展的目標和規劃;培養融合之“才”開展了全媒體記者業務培訓,堅持內容為王、創新為動力不斷探索融合模式;打造融合之“臺”,積極建設機制、生產、傳播、軟件等四類平臺,為全媒體發展鋪平道路。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良性互動。在信息時代,利用好新技術,推進新媒體產業化發展,不僅需要廣大運營商和主流媒體發揮好主體作用,也需要各有關部門主動跟進、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媒體的健康發展。相信,只有各級領導積極支持新媒體產業發展,大力培育地方網站,主動發展政務信息平臺,不斷拓展輿論引導的領域和范圍,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促進、融合發展,努力構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優勢互補、立體交叉,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與創新,兩翼起飛。
新媒體發展模式需要品牌化。新媒體多為傳統媒體自籌資金發展,為傳統媒體的內設機構,發展模式、盈利模式需要品牌化,需要及時更新觀念。首先,現有的新媒體技術人員主要是來自傳統媒體,他們在內容的把握上都有一定的經驗,但是新媒體的建設、維護與更新都需要實用網絡技術人才。相比較起來,傳統記者、編采知識儲備是遠遠不夠適應新媒體發展需要的,需要引進相對專業人才。我們認為,加強人才培養,提高新媒體發展水平。要大力引進緊缺型人才,適當提高技術人員的工作待遇,為新媒體的發展儲備人才力量;要加強新媒體的管理和服務,嚴格規范新媒體的輿論傳播行為。其次,建立相對獨立的運行機制。目前,對高層次的網絡管理員、網絡構架工程師、開發運營工程師等高端人才尤為需要,這類人才在現有的新媒體人才團隊中比較缺乏。要用新技術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實現管理方式上的創新和技術手段上的突破。再次,加強大局意識、擔當意識、責任意識,提升新媒體服務效能。新媒體要有擔當意識,主動承擔服務百姓和服務大局的社會責任,加強對全市中心工作和重點項目的宣傳,和傳統媒體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促進新聞信息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傳播。
總之,新媒體建設帶有根本性、方向性和長遠性,熔鑄于生活和現實中,是當前和今后地方媒體建設的重中之重;新媒體從業人員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自覺做到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堅定,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不忘媒體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在改革道路上闖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