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223 團中學,新疆 和靜 841308)
進入新世紀后,國家在不斷強化教育教學改革,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勇于拋棄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用新課改理念武裝自身。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生活化教學會把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讓學生能夠感知,筆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小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然后探討了具體的措施,以期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數學知識的運用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如今數學知識在不斷普及,在新課改理念下編寫的教材中生活化趨勢比較明顯,安排的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的場景有很大的聯系,如車費、網上購物等等。所以,我們也應該把生活案例有效的融入小數數學教學之中,這對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理解數學原理、內化數學思想極為有利,具體化、形象化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生活經驗的幫助下學生會讓構建的數學知識體系更加健全和科學,領悟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不斷地激起其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會把書本上所學的知識在生活實踐中運用,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可以利用數學原理進行解決,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同時,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會讓學生的自我價值得以凸顯,重拾學習的自信,為學生今后數學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應用知識是我們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數學教學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具有高超的解題技巧,更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用數學的眼光進行審視并很好地解決。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養成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問題的習慣。如,在學習和“折扣”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以學生喜愛的玩具入手,在課堂上首先問學生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然后詢問價格,以此為依托,教師告訴學生該款玩具如今在做活動,七折出售,然后詢問現在售價多少?現在買比當時買要節省多少錢?把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至打折模型上,結合所學的百分比乘法關系,學生知道所謂的打七折就是在原價的基礎上乘70%。讓課堂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很好的銜接在一起,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提升很有幫助,可以深入的領會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知識,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作為一種符號語言,數學的基礎性和工具性較強。數學具有貯存信息的功能,同時小學生所處的年齡段是童年時期,大腦發育不完善,但是我們已經對其智力進行可定程度的開發。以學生所處年齡段的興趣、愛好以及認知能力,在不對知識科學性學習造成影響的基礎上,巧妙的借助生活化的語言對其思維進行引導,讓其在童趣化的語言中對知識深入的理解,科學的學習。如在學習“10 以內數”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并不要急于教學,而是詢問學生最細化那個數字?為什么會細化這個數字?有的學生說喜歡“4”,因為家里有4 口人,有的學生說喜歡7,因為我們是7 班,更有甚者學生說喜歡1,因為他有個夢想:期末考試要考第1 名。和此相類似的回答有很多,在不知不覺中拉近了數學和生活的距離。學生很好地結合學習、家庭以及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效地降低學習十以內數字的難度,構建高效化的課堂,促進生活化數學知識。
為了讓以生活化為主導的數學趣味化課堂得以建立,教師應該在數學教學活動上下功夫,巧妙的策劃合理的安排各種活動,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進一步感知、感悟。如,在學生“認識人民幣”的時候,教師可以變課堂為超市,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售貨,挑選學生為賣家和買家,買方拿著自己的儲存罐,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后夠得自己滿意的商品。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有效的提升,更讓學生深入的認識社會和人民幣,這為今后人民幣單位換算以及相關計算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毫無疑問,數學來源于數學并服務于數學,在新課改背景下,作為教師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積極的對其引導,讓其建立所學的知識和生活之間的關系,深入挖掘所學知識中蘊含的生活價值并深刻的體會。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趨勢為生活化,筆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小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然后探討了具體的教學措施,以期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水平。作為小數數學教師應該對此方法深入的研究,寓知識于生活,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帶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