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梅
(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第六初級中學,貴州 貴陽 550014)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種電子產品在市場中普及,同時新的科技成果使碎片化、移動性學習成為可能;同時也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契機信息技術得以更多地應用于教育教學,在這樣的背景下微課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進入了課堂。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輔助工具被引入語文課堂教學中,打破了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內容,同時課堂氛圍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實踐經驗告訴我,微課的引入學生上課聽講與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而且通過互聯網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尋找自己所需求的微視頻,也可以將自己制作的優秀的微視頻上傳網絡供其他教師使用,把微課資源做了進一步的擴大,讓更多的老師使用微課教學,實現共同提升。
不同的學生對學習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然而微課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放學后不拿課本也可以學到自己想學的知識,學生們只需要一部手機或者是一臺電腦就能夠完成學習。同時在微課上還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把自己的薄弱之處多進行練習、鞏固,這樣不僅可以查漏補缺,還可以進行知識的鞏固。同時,微課可以實現“碎片化”的學習,碎片化的學習一方面指的是學生在課下或者坐公交車的時候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來進行功課學習。當然,微課的出現,不是要摒棄舊的教學方法,而是對舊的教學方法進行補充將微課程運用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對傳統教學而言,是補充,不是取而代之。在與傳統教學結合時,微課程雖有不可超越的優點,但也有自身不足。微課程因其微而受限制,語文教學中很多復雜的語文主頁知識僅僅通過微課程,效果是得不到保障的。因此,我們需要恰當運用微課進行教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科學創設微課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使用微課來開展教學工作。初中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他們對于豐富多彩的圖片或者美輪美奐的視頻等,可能存在較大的認知興趣。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微課的這一特點,將傳統知識點更加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為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積極采用微課這一科學的教學方式,在微課中展示相關聯的視頻,以影視資料等作為教學輔助,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把握時代背景。同時,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一些相對比較抽象且難度較大的內容,對于學生而言,可能存在較大的認知障礙。為提升學生的語文認知能力,不斷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與認知,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教學方法,全面突出學習重點,引導學生更加科學的開展學習。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為快速提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為引導學生快速跟隨教師的引導來全身心投身于語文學習實踐中,教師應該巧妙利用微課來開展課程導學。雖然在微課使用之前,教師也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但由于學生把握不住預習的重點和目標,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課程預習成效。微課作為一種非常新穎且高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可以巧妙利用微課來進行新課程內容的導入。比如,教師可以結合課程教學的需要,提前設計一些微課視頻。教師明確學生預習的重點以及目標,在微課內容中體現幾個關鍵問題,讓學生帶著思考來進行課前預習,以此來整體優化學生的預習成效,確保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當然,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堂教學前5 分鐘來引導學生觀看微課導學案。教師巧妙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在正式開講前,播放導學案的相關視頻。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全面迎合新課標的要求,不斷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難以提升教學質量,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思維發展。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合作學習模式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語文素養,結合不同學生的語文認知,巧妙利用微課來開展合作學習。教師依托于微課來引導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利用微課來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更加精準的認知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合作學習。通過合作討論來共同確定學習內容,共同獲得語文的真知灼見。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微課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整體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成效,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微課來進行課后知識拓展。初中語文中增加了“名著導讀”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不再是一種背景資料的存在,而是被有機穿插在不同的單元內容之間。為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不斷優化學生的閱讀素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微課來開展課后知識拓展。教師將這些名著導讀中的關鍵詞句、核心段落、重要詞匯等以微課形式來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這本身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化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充分迎合新課標的要求,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科學優化學生的語文認知能力,積極采用微課來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成效與質量,綜合性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