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勤文
(海南乾生藥業連鎖經營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206)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保健意識明顯增強,對醫療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類型,必須對生產、經營、銷售等工作加強管理,保證藥品質量,才能實現治病救人的目標。對藥品批發企業而言,管理工作中有哪些問題?應該如何開展GSP 質量管理?以下結合實踐進行探討。
GSP 質量管理體系,指的是《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由國家藥品監管局在2000 年4 月發布,后于2012 年11 月第一次修訂,2015 年5 月第二次修訂,2016 年7 月進行修改[1]。該規范是藥品經營管理和質量控制的基本準則,要求企業在采購、儲存、銷售、運輸等環節采取控制措施,建立追溯系統,從而規范藥品經營行為,保障人體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藥品企業在申請GSP 認證的同時,能完善經營設施,改善環境衛生,優化管理制度,提升企業的服務質量。
部分藥品批發企業的負責人,沒有認識到質量管理和經濟效益兩者的相關性,盲目認為提升質量會增加成本,從而降低經濟效益。在這種錯誤的觀念下,缺乏責任意識,忽視了藥品經營企業的質量管理責任,認為藥品質量好壞取決于生產企業。也有一些批發企業,為了得到GSP 認證,在申請時開展質量提升工作,然而獲得認證后放松了警惕,促使管理問題再次出現。此外,負責人不注重GSP 知識的學習,照搬其他企業的做法,會消極應付GSP 認證。
近年來,我國制藥科技快速發展,導致整個行業出現飽和狀態,藥品批發企業的盈利空間被壓縮。不少企業為了生存下去,只能想方設法降低成本,如減少設施配置,降低職工考核要求,這個過程中就可能出現違法違規現象。例如:企業直接和藥品生產商簽訂購銷合同,雖然降低了價格,但是難以保證質量;藥品零售企業沒有開具處方的權利,卻違規銷售處方藥,違反了法律規定[2]。
在藥品批發企業中,對于專業人才的培養不重視,表現在以下幾點:①企業內缺少執業藥師,沒有人進行GSP 管理工作,甚至出現兼職、掛空職的現象,日常管理工作沒有融入GSP 管理要求。②對現有人才的待遇水平差,難以吸引高層次人才,增加了人員流動性。
藥品監管部門應落實自身職責,對藥品批發企業宣傳GSP 質量管理體系,營造出依法經營的氛圍,幫助企業負責人糾正錯誤的認識,從而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具體操作上,可開展座談會、專家講座,或組織批發企業職工進行培訓學習;可將GSP 質量管理體系的內容,制作成圖片、視頻,利用企業網站、微信群進行宣傳。通過培訓,促使負責人和職工認識到,履行GSP 質量管理體系不僅是一項義務,也是提高藥品質量的有效途徑,對于改善企業的生產環境、提升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如此,才能激發藥品批發企業的主觀能動性。
藥品批發企業獲得質量合格的藥品,取決于生產企業合法采購原料;醫療衛生機構和藥品零售商獲得質量合格的藥品,還要對儲存、運輸環節進行管理。新版GSP 質量管理體系中,開展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活動,對人員、機械、材料、方法、環節提出了明確要求[3]。基于此,要求藥品批發企業規范藥品的儲存、運輸操作,保證藥品質量。以機械要素為例,既要合理配備設施,能滿足儲存需求;又要做好日常維護工作,跟蹤儀器使用并及時保養,降低故障發生率,保證藥品質量穩定性。
針對藥品批發企業缺乏專業人才的現狀,一方面要引進人才,企業可以和高等院校合作,共同培養專業人才,優先選擇有學歷、有經驗、有能力的人才。同時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為人才開出優厚的待遇,能吸引高層次人才的目光,穩定職工隊伍。另一方面,對于現有的質量管理人員,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鼓勵員工繼續教育,參與崗前培訓,熟練掌握藥品質量管理的要求,更好地開展各項業務,推動企業獲得GSP認證。
藥品批發企業要構建信息化網絡,形成完善的GSP 管理體系,使用專用管理軟件,提高藥品管理效率和企業經營水平。營銷部門和質檢部門建立對接網絡,方便追溯原始數據,有利于監管部門調取業務信息。在監管工作上,質量管理部門應定期檢查考核GSP 落實情況,根據GSP 要求制定可行的檢查方案,將以往存在的問題作為重點檢查內容,并實施回訪制度,動態監督整改情況。此外,結合企業的經營特點,制定合理的獎懲激勵措施,將職工考核和GSP 落實情況相掛鉤,從而激發質量管理人員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藥品生產流通各環節,均要遵循GSP 質量管理要求。文章以藥品批發企業為例,根據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從加強培訓、規范操作、引進人才、信息建設四個方面入手,闡述了GSP 質量管理方法,希望為實際管理工作提供借鑒,保障人們的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