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qū)樂甲滿族鄉(xiāng)中心小學,遼寧 大連 116219)
課題的提出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可是,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三個問題:
第一,課前預習在沒有老師帶領的情況下,學生大多“虎頭蛇尾”走形式,而忽略了有效性。
第二,部分學生“不識廬山真面目”方向不明,不知預習所以然。
語文課前的有效預習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尋求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策略來指導教低段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性,養(yǎng)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就非常重要。
課題的界定
其一,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一種學習方法,是指學生在老師還沒有講解的情況下自主學習,初步了解課本的難易程度,自主完成可獨立學習的知識,以便在課堂上有側重點的學習,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加深對書本的理解。
其二,預習策略
預習策略指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情,為了學生長遠發(fā)展而制定出的一系列的預習方法。
其三,有效
有效是指能實現(xiàn)預期的目的,有效果。
(一)通過調查,分析出影響學生課前預習有效性的因素。
(二)探索能夠提高低段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三)結合實際,構建出適合我校的低段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策略。
(一)設計問卷,調查低段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現(xiàn)狀。
(二)根據(jù)現(xiàn)狀,分析影響低段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的因素。
(三)通過語文課堂教學,探索低段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四)通過教學實踐,構建出適合我校的低段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策略。
(一)文獻研究法
查閱我國已有的關于課前預習的文獻,尋找有效方法和策略,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探索低段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二)調查研究法
利用學生問卷,教師問卷,調查出我校低段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現(xiàn)狀。
(三)行動研究法
在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集中課題組的教師,進行經(jīng)驗交流,集體研討編寫預習歌訣,在實踐中應用并不斷修改提升,最終形成適合我校的低段語文課前有效預習的方法和策略。
(四)經(jīng)驗總結法
通過實施進行歸納、檢驗、論證搜集整理課題研究材料,總結、分析課題研究的經(jīng)驗,形成方法策略。
(一)準備階段
1.查閱資料---做好理論準備
我們課題組成員通過網(wǎng)絡查閱資料、借閱教育學書籍搜集學習了一些關于課前預習有效性的文獻資料,確定了我們組小課題的研究方向。
2.設計問卷---做好基礎準備
根據(jù)相關資料的指導,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分別設計出面向低段教師和低段學生的調查問卷。
3.設計方案---做好計劃準備
立足實際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并撰寫《小學生語文課前有效預習策略的研究》研究方案。
(二)實施階段
1.問卷調查---了解現(xiàn)狀
我們對我校低段的學生和教師分別進行問卷調查,并進行細致的整理和分析,撰寫了《樂甲小學低段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情況》調查報告,為課題的實施指明方向。
2.組織實踐---改變現(xiàn)狀
我們課題組根據(jù)調查結果,組織研討交流,初步形成了適合一年級學生的預習歌訣。在初步實施階段,我們發(fā)現(xiàn)一年級的預習歌訣對二年級學生來說,過于簡單,所以我們繼續(xù)查閱資料,展開研討,對一年級的預習歌訣加以填充和修改,編寫出適合二年級學生學情的預習歌訣,進入課堂繼續(xù)實踐研討。
3.提煉總結---呈現(xiàn)成果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及時反思,積極學習,定期召開階段性研究小結,總結成果,尋找不足,明確下一步工作方向,確保了我們課題的有效開展,也為我們課題最終成果的提煉提供了保障。
(三)總結階段(2018.11---2018.12)
1.我們將課題組在研究過程中的問卷、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材料整理匯編。
2.整理小課題研究的最終成果,撰寫成果報。
(一)理論成果
初步形成了低段語文課前預習的歌訣:
一年級語文課前預習歌訣:
一讀題目記心上,記住題目有方向;
二讀要標注自然段,圈畫生字不能少;
三讀課文正字音,讀準字音和句子;
四看插圖正中央,主人公在畫中央。
二年級語文課前預習歌訣:
一讀題目記心上,記住題目有方向;
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二讀要標注自然段,圈畫生字不能少;
圈畫識在生字條,讀寫擴在田字格。
三讀課文正字音,讀準字音和句子;
遇到難字多音字,動手動腦解決它。
四看插圖正中央,主人公在畫中央。
走出畫面去何方,加入想象和聯(lián)想。
(二)實踐成果
1.初步形成了學生課前有效預習的課堂學習模式:
(1)導入(3 分鐘)
一讀題目記心上,記住題目有方向;
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檢查預習情況(4 分鐘)
二要標注自然段,圈畫生字不能少;
圈畫識在生字條,讀寫擴在田字格。
(3)讀文識字(15 分鐘)
三讀課文正字音,讀準字音和句子;
遇到難字多音字,動手動腦解決它。
(4)閱讀理解(15 分鐘)
四看插圖正中央,主人公在畫中央。
走出畫面去何方,加入想象和聯(lián)想。
(5)課堂小結(3 分鐘)
(一)存在的問題
1.固定的預習模式滿足不了知識儲備日漸豐滿的學生學情。
2.由淺入深的教學目標,需要將學生的預習從口頭落實到書面,而目前的預習歌訣還停留在口頭預習。
(二)思考的方向
下一階段,我打算嘗試著深入到小學中段學生的語文課前預習上,在實踐中充實和調整語文課前預習歌訣,使預習歌訣階梯化、系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