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根本要求,“現代學徒制”在我國職業教育水平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為實現“中國制造 2025”計劃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教學上的保障。“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將高職院校所學的理論與企業職業培訓結合在一起的一種先進的教學制度,它實現了學校和企業在培養人才方面的深度融合。“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時教育體制改革的十分有效的舉措,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管理模式的革新,高職院校應當不斷探索“現代學徒制”在教育中應用的新出路,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現代學徒制”是現代化的職業教育培訓體制,在這種制度下,學員一般具有雙重的身份——“學習”和“工作”,實現了學校和企業的整合,以學生的教育為核心,是企業參加到學校教育中來的一種現代職業教育模式。
1.“現代學徒制”強調要將“雙重教育體系”融入到學校以及企業中來,學校和企業要共同參與,明確責任,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的計劃。2.考核和評估學員的培訓質量,要采用由政府和人才來進行共同的監管。3.為了推動人才的專業化培養,不僅要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引入的辦法,還需要企業和政府能夠積極參與[1]。
1.在“現代學徒制”下的教育環境中,學生的學習場所除了課堂之外,還可以深入企業中去。2.“現代學徒制”下的學員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實踐的操作技能,既要參加學校的理論課程還要進行專業的職業技培訓。
1.“現代學徒制”與一般的職業培訓制度有著很大的不同,“現代學徒制”的課程不同于普通的職業教育和人才培養的內容。2.“現代學徒制”要以學校為主體,確定“現代學徒制”的課程內容、評價體系,并將這樣的內容融合到企業的人才培訓中去,從企業業務需求角度來進行專業內容的學習和培訓[2]。
1.不明確的需求導向
(1)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教學培養的主要目標,市場需求只是一個風向標,高職原藥應該以“就業”為根本。(2)但是,目前來說,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培養學生的方法,雖然在開設專業之初經過了一定的調研,但是更新速度遠遠不及時代的發展速度。
2.注重改革的形式多余改革的內容
雖然很多高職院校都有在積極進行自己配套教材的編寫,但是與企業的實際需求銜接不到位,更新速度更是跟不上。
3.師資建設不足
(1)高職院校需要的是那種理論知識豐富,而且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但是,有些高職院校缺乏實際的操作環境,和企業的配置之間存在很大的落差,老師也缺乏在企業掛職的機會。(2)一些學校更多的關注是論文的發表和項目的申報,偏離了高職院校發展的目標。
“現代學徒制”的應用實現了院校教師和企業師傅之間的結合,但是,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還不能滿足“現代學徒制”下的實際要求,不能夠充分了解學生在企業中的就職情況。
1.高職院校的學生對“現代學徒制”的認識不足,很多學生會存在養尊處優的習慣,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較弱,沒有對在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科學的規劃,會產生不良的情緒,加大“現代學徒制”學生的管理難度。2.高職院校即使做出了相關規定,但是“現代學徒制”的運行也并不是常規化的,新的問題層出不窮,對“現代學徒制”的管理機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戰[3]。
1.高職院校和企業要為每個班組配備一名老師加一名師傅,實施“雙導師”制。2.在“雙導師”制度的實施過程中,高職院校的老師主要負責執行專業理論的教學以及聯系企業,企業師傅主要負責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的提升。
1.高職院校與企業一起制定符合“現代學徒制”特點的教學過程管理體制,企業要參與到具體的招生計劃中來,和高職院校來一起進行評定,根據評定的結果來錄取學生。2.高職院校和企業在共同管理的時候,還要按照各自的規定來進行學生日常培訓工作。
高職院校和企業雙方要共同制定人才的培養方案,根據社會的人才需求來開展“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專業和產業的對接。
綜上所述,“現代學徒制”能夠實現培訓和生產的結合,培養素質綜合的現代化人才。引入“現代學徒制”是滿足教育體制改革要求的重要措施,實現了從“理論培養”到“實操培養”的巨大轉變,“現代學徒制”在深化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之間、提高教學水平和管理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國的“現代學徒制”的發展還稍遜于國外,依然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之處,需要不斷進行改進,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專業的新時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