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康樂縣上灣小學,甘肅 康樂 731500)
引言: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延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加追求創新與升級。教師采取豐富化、多元化的教學理念與策略有效激發和培養小學生們的數學興趣具有極為重要的教學意義[1]。實事求是的講,在應試教育全面轉化為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生們在數學課堂上的確缺乏一定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甚至有部分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一定厭學心理和抵制情緒。面對這種教學窘境,教師必須要能夠充分了解小學生們的數學學習需求與學習興趣,采取有的放矢的優質教學模式,讓學生們能夠真正意義上的重新愛上數學,全面培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眾所周知,小學生們普遍年齡較小,并且缺乏一定的社會認知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2]。數學這門學科本身就具備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小學生們恰恰缺乏這兩種思維能力,結果導致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遇到不同的困難與問題,加之心理因素較為脆弱,無法承擔太多的壓力,致使小學生們的逐漸失去了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探究欲望,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差強人意。
客觀來講,新時期許多小學學校極為重視小學生們的數學成績,也就是說將學生們數學分數作為數學評價以及衡量小學生們數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在這種錯誤教學理念和方向下,教師經常會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題海戰術”,較為頻繁的進行各種各樣的數學測試,此種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無疑讓小學生們幼小的心靈承受較為巨大的壓力,致使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基本體會不到任何樂趣,因此對數學學科滋生了較為強烈的厭學情緒[3]。
小學生們自身具備貪玩好動的天性,對各類優秀活動和新鮮事物充滿著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們這一性格特點,為學生們組織一些豐富有趣的數學小游戲,激發學生們的數學探究意識和學習興趣。舉例說明,人教版小學數學《100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一個豐富多彩且具有一定競爭性的“算術PK 小游戲”。具體策略如下,教師首先采用分組教學法,將學生們按照數學水平分成幾個小組,接下來結合本課數學知識內容為每一個小組出示10 道100 以內加減法的題目,讓學生們進行小組合作,在最短時間內算對全部題目為獲勝者。顯而易見,在這種趣味游戲教學模式下,小學生們不但激發了數學活動參與興趣,而且有效提升了小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通過競賽的鍛煉加強了對本課數學知識的夯實,并且有效培養了數學核心素養。
當前階段,想要全面激發和培養小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的利用先進信息化教學技術進行課堂教學。舉例說明,針對人教版小學數學《雞兔同籠》一課知識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先為小學生們播放一段有關“雞兔同籠”的微課小視頻,視頻中用動畫方式展示了本課知識的原理和內涵。學生們必然會對這種立體化、生動化的教學方式深深吸引,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在接下來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開展也必將會水到渠成,流暢自如,讓小學生們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得到質的提高。
新時期的數學課堂教學應該更加豐富化、開放化、多元化。教師應當積極采用不同形式的提問教學法,讓小學生們充分感知到數學知識往往來源于生活,并且與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從而發自內心的激發數學學習興趣與主動性。舉例說明,人教版小學數學《認識人民幣》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們準備一些新版人民幣的實體票樣,并且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購買一些物品時需要付錢,也就是人民幣。那么你們知道人民幣究竟有多少面值的票樣?最大面值和最小面值的人民幣都是多少錢?針對這些問題,許多了解和掌握人民幣一些基本知識的學生們必然會積極發言答題,而一些對人民幣知識不甚了解的小學生們也一定會充滿濃厚的興趣想知道具體的答案。教師靈活運用提問教學法不但能夠引導小學生們激發對一些數學問題與數學概念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們通過數學學習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繼而開闊眼界,全面提升數學學習的綜合實踐能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新時期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全面激發和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之路可謂是“任重而道遠”。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尋找更為科學化、合理化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力爭讓小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得以全面激發,并且能夠獲得積極有效的綜合培養,讓新時期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質量和水平能夠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