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二連浩特市第一中學,內蒙古自治區 二連浩特 012000)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在不斷地改變著課堂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的教學模式不斷地受到沖擊。多媒體教學可以從時間、空間上拓展課堂,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整合教學資源。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途徑。
多媒體教學結合了現代計算機發展技術的優點和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通過計算機的控制來展現課堂教學的魅力。自從計算機的普遍使用之后,人們就開始對計算機應用的多樣化,從原始課堂的投影教學等多種多媒體方式逐步被多媒體計算機教學所取代,計算機能夠更好更快的處理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信息,并使之有機結合,在人機配合下呈現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媒體不僅應用于影視、互聯網等行業,在教育行業的使用逐漸成為課堂上不可缺少的工具。多媒體教育能夠根據教師的課堂教學目標和計劃,合理的設計教學課程和應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并將這些信息傳達給學生,增加學生的課堂見識,提高課堂教育的效率。
教材的內容范圍跨度較大,且重點不明晰,再加上政治概念的理解難度較大,學生掌握的難度也較大,記憶容易混亂,對相似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糾纏不清,導致所獲得的政治知識碎片化,不能建立政治理論的整體框架。例如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章節跨度較大知識點繁多,不利于學生形成直觀的印象。在學習哲學概論時,教師可呈現四個關鍵詞,含義、基本問題、基本派別、馬克思主義哲學,即可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思維導圖,再將具體的知識納入恰當的框架中,完成知識的定位。當學生需要某一個知識點時,能夠及時從知識框架中提取,還能幫助學生理解前后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提高對知識的處理能力和運用能力。
新課程改革后,教學應是“師生之間以交流、對話、合作為基礎進行文化傳承和創新的特殊交往活動。”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有了新的發展,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也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指導者、參與者;是學生道德的引導者,思想的啟迪者;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引導者。思想政治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由景生情、有感而發,逐步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同時,思想政治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感,用愛教育每一位學生。知識文化的學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個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是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學生的道德、心理生理素質與知識文化的學習一樣重要。學生追求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而不是單獨的智力的發展。“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學生是個性化的人。”學生的學習活動需要平等和諧的氛圍,希望受到尊重與關注。“老師要像春風一樣對待學生”,所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教師以真誠、平等之心對待學生,激發學生的積極能動性、自主探究性和創造性,促進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
多媒體課件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優勢日益明顯,尤其是在提供數據、圖表和事例等方面,它能豐富課堂教學的信息,能為教師提供便捷的教學方式。但是在教授過程中,我們仍然要堅持教師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在使用多媒體課件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教學流程的把握應該更加游刃有余,善于將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借助多媒體課件向學生表達,把傳統教授方法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這樣才能借助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要堅持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們一定要樹立起多媒體課件具有“工具性”、“輔助性”的教學觀念。教師應當意識到多媒體課件無論多么具有課堂教學的使用價值,它都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教學工具,對教學起到輔助的作用。
利用多媒體的優勢進行情景演繹,呈獻給學生們具體的教學信息,讓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起來,從而提高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以學習《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這一課為例,這一課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經濟全球化的含義、表現形式以及載體。在學習這一課時我將多媒體與情境教學相結合進行授課,我先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代表不同的國家,如:中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隨后我這樣為學生們進行講解:“大家看一下大屏幕,這是一輛車的內部結構,可以看出這輛車的各個零件都是源于不同的國家,這是為什么呢?”然后讓“各個國家”根據大屏幕的內容進行發言。通過這種“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們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政治的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生輔助教學手段,還有待于我們不斷發展完善,只要我們做到揚長避短,合理運用,必定會使政治課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