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諸暨工業職業技術學校,浙江 紹興 312000 )
教學內容、方式、觀念隨著社會需求而發生著變化,因此只有不斷地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讓職業技術教育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對此,教師應以促學生發展為出發點,尊重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學生的差異性,針對數學學科學習的特征,通過對學生的了解,明晰每個個體之間的不同,以引導學習為基礎,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融入生活因素,結合每節課的內容,制定出符合學生學情的教學設計。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讓學生自己感受預習與不預習之間的差別,他們會在自我體驗中認識到課前預習的積極作用,并自行圈畫出不理解的知識點,在課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學會預習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書本順序進行預習,再參照課后練習題查驗預習成果,以便在課上重點學習,如遇無法攻克的難題,學生可以及時詢問任課教師。通過預習模式的灌輸,學生經過多個程序的強化學習自然能夠扎實掌握數學概念,并能靈活地使用公式來解決問題。當出現分歧時,部分學生可能會產生為何這樣解題的疑問,教師可以對其疑惑點進行針對性地講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個層級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教師可有計劃地為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預習任務,對于學習能力較強且基礎較好的學生而言,可要求其在課前掌握70%-80%的知識點,對于學習基礎較差、學習欲望不強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預先為其安排好預習提綱,要求這些學生要預覽課本內容,并使用彩色筆對疑難點做出標記,以便提高學習效果。
以學生熟知的生活場景為導入內容,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課程學習的興趣。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習具有一定的抵觸情緒,更沒有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總結復盤的習慣,尤其是基礎薄弱的學生作業應付了事,甚至上課不聽、課后不做作業。以“立體幾何-空間幾何”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并引導學生查找生活中的立體幾何圖形,并在預習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理解畫出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課堂上通過講解消除學生在預習階段的疑問。
興趣是保證學生持續學習的動力,并為獨立學習提供熱忱。在實施教學活動時,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正如古語所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的過程中,要兼顧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分層次教學法,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應以中等學習水平的學生為主體,并輻射到學習成績優異和學習水平差的學生,切實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循序漸進式教學理念。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教師應為學生留有一定的消化時間,并請一些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實例,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課上就掌握概念,并跟上教師講課的速度。對于師生溝通而言,教師可針對不同層級的學生設置出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去挑戰一些帶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對于一些鞏固性或簡單的問題,教師可以邀請學習基礎差的通常進行回答,不僅有利于知識的傳授,還能讓不同的學生在聽取他人回答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以“函數概念”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學習任務布置給各學習小組,并引導其從生活實例出發,由此讓學生在啟發中總結出概念的基本特征和要點,再循序漸進地導出變量關系、變量發生變化的條件等學習任務,通過對函數知識點的針對性學習,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會對函數的理解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知。在知識點鞏固環節,教師可以布置幾個有特性的題目,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的激勵下高效地完成習題練習。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最終必然會呈現出不同的學習結果。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為每個層級的學生展開有效的“彌補式”教學,以便去除知識的盲區。根據課后作業書寫情況,教師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復習課程計劃。對于學習效果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教學,如制作難度較高的單元模擬試卷,對于學習效果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針對性的總結輔導,并結合掌握情況,制作考核試卷。對于那些經過強化練習后依然無法提高的學生,教師應在平常的課堂中觀察其學習態度和掌握情況,盡量讓其當堂課當堂吸收,做到查缺補漏,并引導他們利用課后時間進行復盤,通過總結錯題來進行知識點總結。利用同學之間的親密關系,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互助式學習,讓生生之間的討論成為查缺補漏的有力抓手。另外,對于喪失學習信心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鼓勵式教育,讓其在激勵中不斷克服難題、挑戰自我。對于知識盲區來說,教師可以在習題冊中搜尋相關知識點的題目,以便學生展開深入思考和復盤。以“對數函數”的復習為例,部分學生對于函數的性質理解的不夠透徹,因而教師可以畫出具體函數圖像,以更加直觀的形象加深學生對對數函數性質的理解,并理清“底數a >1 與0 <a <1 時,函數的性質是不同的”。
社會中需要的是應用能力強、綜合素養高的人才,而如何使畢業生更具競爭力是擺在職業技術學校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教師只有結合學生和數學學科的特點,制定出層次分明的教學計劃,并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才能讓學生受到分層次教學的紅利,真正地做到學有所獲,讓數學知識成為日后工作中的理論支撐,學生必然會在職業生涯中有更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