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羅橋中學,江西 上饒 334109)
提問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手段,教師講知識轉化成問題,從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然而就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來看,教師在課堂提問過程中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教師問、教師答”這一模式下,根本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這樣的課堂提問無疑是失敗的。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教師只有掌握這門藝術,在課堂教學中才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導學生高效學習。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深入了解課堂提問這門藝術,掌握有效的課堂提問技巧。
有效的課堂提問體現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同參與,缺少了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會大打折扣,缺少了學生的參與,教學目標就難以實現。教師與學生是組建課堂的兩大主體,要想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要積極轉變觀念,肯定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嘗試著讓學生來提問,從而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如,在“Do you like bananas?”這一課中,教師讓學生扮演教師,讓學生負責這一課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在閱讀教材后,提出相關問題,要求每一位學生必須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提問,然后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課堂討論,在這種課堂教學下,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得到了提升,學生能夠高效消化相關知識點。
恰當的課堂提問,可以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得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英語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結合教學內容來提問,更要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在恰當的時機導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更開闊,幫助學生高效學習[1]。如,在“Can you play the guitar?”在教習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與學生就音樂方面的知識展開討論,當同學提到“吉他”這一樂器時,教師此時可以提問:“吉他是一種彈撥樂器,它彈出來的聲音非常好聽,那么同學們指導吉他的英文單詞怎么讀嗎?”在學生提到“吉他”樂器時進行知識提問,可以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去學習。這樣的課堂提問,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以往,教師在課堂上表現的比較嚴厲,學生害怕老師,在課堂上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害怕回答錯誤受到老師的責罰,從而使得課堂提問難以有效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應建立在輕松的課堂環境下,只有建立輕松、和諧的課堂環境,學生才會主動與教師互動,主動去回答老師的問題,從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2]。在課堂上,教師要多表揚和鼓勵,在學生正確回答問題時,要表揚,學生回答錯誤時要給予激勵,不要盲目責罵,以便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師要組織各種課堂活動,借助這些活動來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如,在“Is this your pencil?”這一課中,鉛筆是一種學習用具,此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比賽,說學習用品的單詞,比一比誰說的多。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實現高效課堂教學。另外,教師要多與學生互動,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學生,與其建立友好的關系,從而讓學生愛上教師,愛上課堂,以便教與學能夠真正實現統一。
學生作為教學的對象,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這種差異會給課堂教學造成困擾。長期以來,教師在課堂提問過程中會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這種課堂提問會造成“兩極化”現象。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提問中,教師要兼顧學生的學習能力,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分層提問,從而引導全體學生共同發展[3]。如,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這一課中,針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有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探究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以這些簡單的問題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去學習,從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英語作為一門應用性的語言,要想讓學生學好這門語言,語言情境是不可或缺的。創設語言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英語語言魅力,培養學生的語言和英語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4]。如,在“How much are these socks?”這一課中,課堂上,教師可以拿出一根圓珠筆,問學生:“Do you know how much this pen costs?”圓珠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必備學習用品,學生自然知道多少錢,以學生熟悉的圓珠筆為話題展開對話,可以讓學生跟著教師的問題展開對話。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情境對話,通過這種情境對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地提升學生德育英語應用能力和表達能力。
綜上,課堂提問既是一種教學手段,也是一門藝術,要想發揮課堂提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有的作用,教師就必須掌握課堂提問這門藝術。在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提出一些趣味性、針對性強、有探究性的問題,同時要把握好提問時機,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使學生在問題探究過程中發展思維,提升能力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