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廣播電視大學,河南 新鄉 453000)
動畫電影與普通的影視作品不一樣,動畫電影主要是以動畫制作,相當于畫出來的電影。動畫電影是一個電影的一種類型,和兒童片也不一樣。漫畫在兒童看來是卡通,而青少年稱之為動漫,動畫電影也是如此。動畫制作氛圍二維制作和三維制作,二維動畫是主要是flash 動畫,“逐格拍攝”比如我們看到的電影海報等。3d 動畫就是三維制作,比如我們看到的動畫電影。三維動畫是在電腦上在后期進行大量的制作,運用計算機及專門軟件設計制作的模擬立體的影像效果動畫。日本主要是以二維制作為主,當一秒鐘有24 張以上的圖時,人們肉眼所看到的就是連續的影像。隨著時代的發展,二維和三維相互結合,使人們曾經想象的神話人物或是本身為死物的一切都變得有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動畫電影《獅子王》、《泰山》等則是完全實現了二維和三維的相互結合。而《冰河時代》則是通過大量的后期制作,與現實完全不同,是現代化建設成果的標志。動畫電影與藝術相融合,與不同領域的各類藝術相結合。宮崎駿是運用二維和三維相結合,美國動畫電影主要以3d 技術為主要依據。兩者所創造出的動畫電影各有千秋,卻也給動畫電影的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
“4 年只做了一部動畫電影,這與今天有些劇組4 個月拍一部電影完全不同,老一輩藝術家的付出可以用偉大來形容。”上海電影集團總裁任仲倫在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成立60 周年之際十分感慨。新中國成立后不久,上海電影制片廠美術片組誕生,在此基礎上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于1957 年成立。其創造的最重要里程碑之一是《大鬧天宮》。“老藝術家們甘耐寂寞,每天加班加點,為的是讓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動畫形象站起來。”上海美影廠現任負責人鄭虎說。半個多世紀前,《大鬧天宮》的誕生圓了中國早期動畫開山者之一萬籟鳴的“西游夢”。如今年逾八旬的萬籟鳴之子萬國偉回憶,父親酷愛《西游記》,尤其是大鬧天宮。上世紀50 年代他走到哪里都帶著一本《西游記》小冊子,在上面寫寫畫畫,把整部動畫片腳本的框架都標在了上面。
“我不愿模仿!”這是已故上海美影廠首任廠長特偉經常提起的五個字。他被稱為中國“水墨動畫之父”、動畫電影“中國學派”創始人之一。在他的領導下,自上世紀50 年代起,上海美影廠走出了一條有別于西方國家動畫發展模式的中國之路。從1955 年籌備《驕傲的將軍》開始,特偉主導的美術電影創作就嘗試探索中國傳統戲曲與動畫的結合。很快上海美影廠又從齊白石國畫中汲取靈感,藝術團隊夜以繼日研發,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誕生了。后來,又有《牧笛》《鹿鈴》《山水情》等,動畫界的“中國學派”初具規模,扛起中國特色動畫審美之旗。
中國學派的含義可寬可窄。寬到把“中國學派”看作一種中國人看問題的視角和觀點。它未必成體系,未必有一套自己的概念、理論,這與狹義的、嚴格的學術流派意義上的“中國學派”可能有區別。
從第二層的嚴格定義來看,目前大概還沒有太多支撐“中國學派”的學術論著。但從第一層的寬泛定義來看,這種論著其實已經很多了,很多人可以用新的視角去看中國、看世界,這些都可以叫做“中國學派”。
從不同文化之下人具有的不同視角和不同認知方式談起,我覺得“中國學派”可以分為五個層面,越往上越嚴格。
第一個層面,中國人有了自己的看法。由于認知方式未必統一,所以在不同文化里面成長起來的人看待同一個事物的看法不一樣。
第二個層面,中國人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中國人與其他國家的人看法不一樣,但獨特性未必那么清晰,只有向上走一步,才能形成中國人獨特的看法。比如公共關系從業者最初認為公共關系可能是普遍的,但逐步發現在美國做公共關系所用的戰略并不能適用于別的國家,所以他們就編了一系列書來討論亞洲人、東歐人、西歐人、拉丁美洲人、中東人、非洲人、北美人的視角。他們說的視角在雙重意義上都是復數,就是說亞洲不一定只有一種看法,但亞洲整體上可能跟拉丁美洲不一樣,拉丁美洲又和歐洲不一樣。因此,第二個層面說的就是不僅有看法,看法還要有一定獨特性。
第三個層面,中國人開始形成系統化的獨特看法。在第三個層面說的是一套中國人的成系統的獨特看法,可能會發展出一些不同于其他人的基本概念,作為所有分析的基本工具。基礎概念的出現當然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但如果沒有出現獨特的概念,就不能說達到了第三層。
第四個層面,中國人形成了成系統的、獨特的、統一的看法。開始是獨特的,后來是系統的,現在是統一的,逐漸把對某個小問題的看法變成對某一個領域的看法。提出一套獨特的、成體系的、統一的看法,就可能會走到第四個層面。這一層面除了要有概念,還要有獨特的、成系統和統一的理論。比如閻學通等人探索的“清華路徑”就是在往這個方向努力。
第五個也就是最后一個層面,可能就不取決于中國人自己了,這就是獨特的、成系統的、統一的、同時又被別人承認的“中國學派”。這主要取決于在對外交往層面是否獲得別人的承認。當然別人承認不承認,也許跟學術水平關系不大,反而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
這就是發展“中國學派”的五段論,現在我們還處在初級階段,逐漸開始有自己的看法,再往前推進一點點就是有一些獨特的看法。當然,某些領域可能已經進入了第三個階段,某些領域甚至已在試圖進入第四個階段,但總體上來講,目前還在第一和第二階段。
同時,沒有前面的鋪墊,第五步就沒有任何可能性。但是,做到了前四步,別人未必就會承認已經形成了“中國學派”。一個獨特的、成系統的、統一的、有自己的概念體系和理論體系的“中國學派”,最終還是要取決于中國整體實力在國際上的影響。
從淺表層面來看,《大魚海棠》講述的是一個神界女孩與人類世界的男孩相戀的純愛故事。然而,當我們深入影片的敘事內容與視覺表象后就會發現,相對于女孩對男孩的純愛而言,影片更為深入和重要的主題是對生命意義的追問與探討。片中主色調為紅色,以此來象征愛的炙熱與生命的生生不息。畫面中加入了不同層次的綠色,點綴著畫面,也表現出了生命的欣欣向榮。場景中懸掛在海洋和天空之間傾瀉的綠色水柱和綠色的樹葉,它們與紅色的環境色之間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以炫美的視覺沖擊。色彩的運用不僅從視覺上給予觀眾沖擊力,也是影片進行民族化創作的一種方式,更展現了制作者造型藝術的美學素養。配樂是影片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是顯示影片神韻的重要載體。《大魚海棠》的配音、配樂與影片中細節的精細打磨相配合,將影片中國風濃郁情緒的磅礴大氣發揮到極致,表現力極強,處處充滿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縮影。
該影片取材于《西游記》,但卻是老瓶裝新酒,運用舊題材演繹新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創作團隊擺脫了原作西游記的故事框架的包袱,編劇輕裝上陣,融入新的價值觀和好萊塢經典的故事表現手法,挖掘東方元素神話題材,對原著進行了進一步的拓展和演繹。并以全新的三維數字動畫的形式講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后,被如來佛主壓在五行山下的孫悟空再次遇到了俗名江流兒的小和尚,在相互陪伴的冒險之旅中找回自我,完成自我救贖的故事。對于中國動畫電影來講,重要的是能夠結合中國古典元素去講述中國人“喜聞樂見”的故事。雖然當前的市場經濟以及消費經濟消磨了人們的斗志力,但是人們內心卻依然保存著英雄主義的種子。作為一部講述失落英雄故事的動畫電影《大圣歸來》為觀眾們激起了深藏在內心的英雄主義的烈焰,影片中的孫悟空與現實中的觀眾在很多方面存在著相似之處,引起了觀眾們對童年生活的追憶。這是《大神歸來》講好故事的重要的因素。
“《哪吒》最成功的是從傳統神話題材中尋找靈感,吸取養分,并通過現代化發展和創新性轉化,使之貼近現代生活,符合當下社會主流價值觀,因此受到觀眾歡迎。”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表示,中國傳統文化包含著很多可供動畫電影創作的題材,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只要影片的切入點有獨特之處,表達方式上能與觀眾形成互動、與現代價值觀相匹配,就會有市場。從中國動畫史來看,中國動畫學派走出了一條富有民族文化特征的發展道路。孫立軍表示,中國市場很大,動畫產業環境正在趨好。只要我們堅定信心,這條道路就一定會再現輝煌。《哪吒》的成功是所有堅持民族動畫創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未來,中國動畫電影要走向世界,贏得世界尊重,創作者們需要努力找到我們國家文化的根源,創造出更多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影片,攜手把中國好故事說給世界聽。